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智界蜕变2.0 :余承东“点将”爆款专家,未来投入超百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08-08 22:06: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重振智界的决心,再次被奇瑞和华为提上重点。

今日,新款智界R7、智界S7已经开启小订。根据智界官方消息,智界两款新车预售1小时小订已经突破一万台。

然而,双方押注智界的决心远不止于推出新款车型这一举措。 更关键的信号在于8月7日双方签署的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包括智界独立、投入百亿资金,组建50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这一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华为对智界拥有更多掌控权。

首先是智界运营模式调整。双方决定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实现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华为主导从产品定义、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管理。奇瑞内部则将智界列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资源投入不设上限,并暂停星纪元MPV项目,团队转至智界研发。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界投入超过100亿元资金,组建50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

其次智界将拥有上海与深圳双设计中心,同时智界新能源公司成立,是鸿蒙智行旗下首个拥有独立公司的品牌。

此次深度合作,本质上是双方优势的再次整合:华为提供其领先的智能化核心能力,而奇瑞则贡献其深厚的整车制造经验,同时也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智界此前面临的资源拉扯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智界已经是双方重点。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则在社交媒体称这一模式为“纯血鸿蒙”。

实际上,华为对智界团队的控制能力也在增强。“余(承东)总亲自点将,从华为引入数十位打造过爆款产品的专家 (造型设计、供应链管理、质量品控等) 加码智界团队。”海蓝天透露,“智界现已全面引入华为管理体系,从设计、研发、测试、供应链、制造,到销售、交付、服务一体化运营,每一个环节都由华为主导、深度参与。”

其实自华为与奇瑞合作以来,双方合作不睦频传,智界也经历交付问题和品牌运营风波,这直接影响了智界的销量。为了拯救销量,在去年一年内,智界S7车型经历了三次上市,同时还搬出了降价增配等手段。但自首次上市以来,智界S7的销量表现由于工厂迁移和供应链问题而延迟交付,此后销量一直未达预期。

此前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2024年广州车展时曾表示,智界S7的交付问题是因为团队早期没有适应节奏,“跟余承东、华为合作一年多,不只是痛苦,是革命。革汽车人的命,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和不适应,也带来了太多满足。”

早在去年4月,奇瑞已经将智界列为第一优先项目。在去年华为春季发布会上,尹同跃在发布会上称,智界是奇瑞第一优先战略项目,现已成立了独立品牌事业部,由研发和制造负责人牵头。

但这也直接带来奇瑞内部项目的资源争抢。“奇瑞产能不够,经常内部会‘打架’。”尹同跃曾公开表示,“股东让多花点钱让余承东多给项目,就得减少一些奇瑞的项目。”

而今年,智界迈向独立的步伐愈发清晰。继5月召开专网渠道招募大会,启动独立销售网络建设后,智界也在7月公布了自己的车标,其市场表现备受关注。根据奇瑞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智界品牌的销量为4.5万辆,尚未披露7月智界的销量。与鸿蒙智行其他四界相比,智界的销量虽然仅次于问界,但仅为问界同期销量的不到三成。

下半年,鸿蒙智行将迎来新的产品周期,智界也推出了智界S7和R7两款车型的改款。公开信息显示,两款新车都将搭载最新的车标、华为ADS4辅助驾驶系统等新配置,相较于老款车型,新车在智能驾驶辅助硬件、外观设计以及座舱体验都有了升级。

不仅如此,奇瑞与华为正试图用更彻底的协同打破桎梏,两款新车也将是检验这一协同能否实现销量突破的关键一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