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 DM-i最强的对手来了。
8月8日,吉利银河A7 EM-i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了7款车型,指导价区间8.98-12.58万元,限时先享价8.18-11.78万元。
从版型数量看,这次银河A7比秦L DM-i多了2款选择;从核心数据看,如亏电油耗、纯电续航、尺寸以及动力性能,银河A7都比秦L略强;再从定价策略来看,银河A7最便宜和最贵的版本,均比秦L DM-i低,分别便宜1.8万和2.2万。
很明显,银河A7面对秦L,竞争策略就是高产品力+更低的价格。那么,既然亏电油耗都在2L级,吉利和比亚迪的10万级家轿,谁更值得买呢?
吉利银河A7有什么看点?
首先从定位看,银河A7是一款填补银河L6(A级插混)和星耀8(C级插混)之间,B级插混家轿空白的产品,瞄准的是追求空间、智能和节能的家庭群体,所以,这也是新车定价略会高于银河L6,低于星耀8的原因之一。
再从整车架构看,新车基于吉利GEA平台打造,基于该架构,新车有三个核心特点:
一,使用了电池底盘一体化布局CTC技术,在保证车身刚性的同时,能够减少电池包对座舱空间竖向的侵占,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
二,搭载了雷神AI电混2.0系统,代号BHE15-BFN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热效率47.26%,最大功率82kW,要知道,同排量的大众EA211发动机,最大功率也才81kW,同时较秦L使用的那台BYD472QC发动机大了8kW,所以即便没有能放大扭矩进行调速的多挡变速箱,发动机并联直驱后的加速度表现,应对超车或急加速也绰绰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硬件层面之外,这套架构和此次的新车,还配备了“AI云动力”。简单理解,该系统其实就是一套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可以针对动力单元做预测性的管理,比如能够通过外界温度、路况等环境,主动调整油电动力分配策略,也可以针对不同工况场景,预判动力需求。
举个例子,当传感器检测到即将驶入上坡路段时,油电分配策略会基于电池剩余电量的基础上,智能分配发动机是否介入直驱,或需要电机输出多大功率,底层逻辑就是为了让发动机和驱动电机之间的协同,实现最大化效果。
三,有智能化配置。其中,智能座舱继续搭载FlymeAuto系统,这套座舱的功能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可以支持HiCar、Flymelink等手车互联系统,CarPlay在OTA后也会加入。在智驾部分,新车搭载了千里浩瀚H3系统,感知硬件采用了11V3R12U,智驾芯片采用算力128TOPS的地平线J6M,除了支持高速领航辅助之外,支持不同车位种类的自主泊车。
简单总结,银河A7的核心看点,是主打节能,有高效空间,在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上,有一定的智能化体验。那细分到车型和配置层面上,新车和秦L DM-i相比,谁更全面?
银河A7和秦L,孰优孰劣?
根据前期银河A7的终端情况来看,关注度较高的是150KM 星舰版,而按照同指导价区间的原则,我们选取指导价12.98万的秦L DM-i 120KM超越型与新车进行对比。
既然是面向家庭用户的B级家轿,空间自然还是值得对比的。
通过上图各项详细对比,可以看到除了两款车的车高均为1495mm之外,银河A7在车身长度、车身宽度和轴距尺寸上,都比秦L DM-i更大,分别多了88mm、5mm和55mm,这意味着,轴长比有优势的银河A7,乘员舱的空间表现会比秦L更宽敞,这也是其副驾靠背,可以180度放平的原因之一。
虽然两台车都是P1+P3主打经济性的插混架构,但银河A7通过使用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和电驱,同时在轻量化方面实现了比秦L DM少40kg自重,所以不论是发动机纯直驱的工况,还是协同电机并联的动力场景,银河A7的马力推重比较秦L更大,这就意味着,银河A7的加速度性能会更占优势,所以,这又是新车在使用胎宽和轮圈更大的235/45 R19轮胎(秦L DM-i 120KM超越型轮胎规格为225/50 R18)基础上,极速还能到190km/h的又一个底层原因。
再来看能耗表现。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银河A7 EM-i 150KM星舰版搭载18.4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在150km,百公里亏电油耗在2.8L,新车的油箱容积为60升,综合续航理论可以达到2100km。
再看秦LDM-i智驾版 120KM超越型,电池包容量小2.53kWh,CLTC纯电续航少30km,油箱容积比银河A7大5L,WLTC工况的亏电油耗最低为3.98L。整体来看,银河A7通过采用稍大容量的电池包,在能量策略上明显是更偏纯电驱动的,不过,近期比亚迪也针对AI能耗管理进行了技术升级,秦L DM-i在OTA之后,实测百公里亏电油耗基本能控制在3L以内,所以节能同样是秦L的一大绝对竞争力。
可以说,吉利和比亚迪,目前都在能耗管理维度通过AI做了技术优化,不过二者在发动机和电驱性能的选择不同,比亚迪采用的是弱化发动机直驱的逻辑,尽可能压榨能量管理系统的精准性,吉利的整车AI逻辑更像是基于全域考虑的,毕竟,车身外部的数据传感器,不单是采集路况信息服务于动力调配,通过导航等其他维度的信息数据,也能介入整个动力管理体系,所以理论上讲,在同等测试条件下,二者的极限节能能力基本能够打平。
在底盘悬架部分,虽然两台车的硬件结构都一样,均为前麦弗逊后四连杆,但需要注意的是,银河A7在硬点位置用了尺寸更大的橡胶衬套和铝制转向节,这可以为底盘缓冲纵向弹跳起到关键作用,而且,此次银河A7的底盘调教是由路特斯团队操刀,经大量AI模拟不同路况后,给到了相对合适的调教参数,最小转弯半径为5.3米,较秦L缩短0.3米,窄路掉头转弯相对更灵活,所以在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机械素养上,银河A7相对有优势。
关于智舱和智驾,吉利FlymeAuto和比亚迪Dilink系统大家同样不陌生,功能体验各有千秋,不过就手车互联覆盖的终端系统来看,前者的覆盖率更高一些。
另外在智驾部分,比亚迪的感知硬件比银河A7多了1颗摄像头和2颗毫米波雷达,但芯片算力小了44 TOPS,车端算力的冗余度也是决定智驾功能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银河A7多了记忆泊车,后期OTA将还增加城市领航辅助。
写在最后
简单复盘来讲,银河A7有四大产品优势,空间大、能耗低、驾乘舒适、有一定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体验,同时这也是相对秦L的四大竞争力,我们推测,银河A7有机会挑战月销5000台。
原因一,对标汉DM的星耀8,上市第二个月便交付10187台,6月份终端销售8439台,领先汉DM 1387台;对标秦PLUS的银河L6,近半年累计销量38687台,月均6447台左右,可以说这两台插混家轿,已经为银河A7乃至后续的插混轿车,打响了终端攻势。
原因二,结合此次新车的价格来看,银河A7低价高配的竞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更多10万级插混高意向消费者注意。
最终战绩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