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成都造”新成果!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8-09 00:21:53

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

8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聚光灯下,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揭晓一项颠覆性成果: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


柜台中展示的此款电子皮肤实物

据了解,创新中心发布的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采用独有技术方案,通过创新的材料组合和智能算法,实现了远超传统电子皮肤的性能表现。

例如,这款电子皮肤的力测量精度达到全球最高0.005N微力识别,相当于一片羽毛轻触的力度都能被准确捕捉,像人类指尖一样灵敏。

同时,它还具有全球目前最高密度分辨率,在1cm²的超小面积内集成了约10万个高精度感应单元。这一性能指标远超传统电子皮肤性能极限,刷新电子皮肤力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世界纪录,能够为机器人精准操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触觉反馈能力。


柜台中展示的此款电子皮肤实物

此外,这款电子皮肤还拥有目前全球最高1500Hz的感知频率,快过人类神经响应速度,这种高频响应能力可以捕捉到微秒级的动态接触变化,特别适合精密制造等专业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项技术已规划多领域落地应用。比如,以“贡嘎一号”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通过集成这款AI电子皮肤,可获得精准的抓握力度感知,在家务劳动、工业装配、危险品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展现出类人化的操作水平。

此次“成都造”的新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精度触觉传感技术空白,更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关键跃升。成都市经信局方面表示,近年来,成都聚焦AI芯片、算力、算法、数据、场景构建“1+3+1”产业体系,持续打造“产业基础雄厚、创新动能强劲、应用场景广阔、产业生态完备”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实现“双千突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

未来,成都将按照“场景牵引、反哺迭代,基金助力、推动量产,联合攻关、规模布局”的思路,以全面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为抓手,全力建设机器人“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产业生态雨林,加快打造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场景创新应用高地。(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