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会冲击网站流量这件事,是谷歌在今年I/O开发者大会上提出AI Mode,用Gemini AI主动颠覆传统搜索业务后,外界对于这家硅谷巨头的质疑。当用户通过与AI聊天机器人的对话方式获取信息,页面上不再有传统的蓝色搜索链接后,网站流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就在出版商针对其AI搜索功能向欧盟投诉后,谷歌也坐不住了。日前,谷歌搜索部门副总裁兼负责人Liz Reid在博客文章中,否认了关于AI搜索功能和聊天机器人正在大幅扼杀出版商网站流量的说法,并表示“这一数据与第三方报告形成对比,那些报告错误地暗示总体流量出现急剧下降,往往是基于有缺陷的方法论、孤立案例,或是在搜索AI功能推出之前就已发生的流量变化。”
简而言之,谷歌方面认为皮尤研究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在过去半年陆续公布的数据并不准确,因为搜索模式的变化导致了一些网站流量减少,但另一些网站的流量却增加了。对此Liz Reid指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寻找和点击包含论坛、视频、播客和帖子的网站,在那里他们可以听到真实的声音和第一手的观点。”
除此之外,谷歌还在博客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优质点击(用户停留时间更长的点击)。谷歌声称,它发送给网站的优质点击比一年前有所增加。当用户点击由AI提供的来源链接时,他们更有可能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因此这些点击的价值更高。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皮尤研究中心等第三方机构的统计调查方式有失偏颇,还是谷歌睁着眼睛说瞎话呢?其实真正的答案,是两边都是在管中窥豹。
皮尤研究中心当时给出的结论是当页面包含AI概览时,用户点击搜索结果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在带有AI概览的搜索结果页面上,用户点击网站的比率下降了一半,并且只有1%的AI概览产生了用户对来源页面的点击。他们的问题在于样本量太少,只选取了900名用户数据。
对于一个日均搜索量约为137亿次的搜索引擎来说,900名用户的搜索行为显然就堪称是沧海一粟了。
而谷歌的问题,在于他们不愿意承认基于对话的AI搜索对于中小网站不友好,在这个模式下一众中小网站将会成为牺牲品。
谷歌方面声称AI概览为出版商提供了更多曝光机会,增加了网站获得点击的可能性,其实是事实。但他们的并没以后说全,因为在AI搜索模式下获得更多曝光量的只有大网站,比如路透社、BBC等权威媒体,以及Wikipedia、Reddit等知名网站。因为AI搜索模式下列举的来源链接为了让用户信任,基本都是来自于这些大型网站。
这也是为什么在欧盟推动谷歌AI概览反垄断投诉的会是独立出版商联盟(Independent Publishers Alliance),因为AI搜索在流量分配上,其实是标准的“劫贫济富”。当然,谷歌围绕“AI并未影响搜索流量”的公关行动也有价值,他们在不经意间点出了房间里的大象,从侧面承认了搜索流量下降这个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谷歌是遇到了十年前百度曾遇到的问题,新的应用程序范式使得用户绕过了搜索引擎,百度当年的失去中文互联网入口的痛苦可能也将加诸于谷歌身上。从事搜索引擎优化的OneLittleWeb就统计了从2024年3月到2025年3月的全球网络流量数据,发现在这一年里,搜索引擎的总流量达到1.86万亿次访问,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下降。
早在2019年,海外市场曾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讨论了为什么谷歌搜索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篇题为《The Google Squeeze》的文章中,媒体人Ben Thompson认为谷歌抓住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其在产品上的改进密不可分,他们对移动端搜索结果进行了特别的改造,不再强迫用户点击一个链接,而是采取了类似于App的呈现方式。
当然,作为美国人的Ben Thompson忽视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互联网和欧美互联网的发展是错位的。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显示,截止2019年,发达国家的PC渗透率是70%,其中美国的渗透率更是达到了90%~100%,而当时中国的PC渗透率只有20%。
作为对比,在同一年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表明,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换而言之,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内网民触网的媒介是手机,而欧美网民的媒介则是手机和PC,使用PC上网必然离不开网页浏览器,所以谷歌搜索彼时还是欧美网民上网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此一来,当时谷歌搜索面临的局面就要远胜于百度搜索,天然契合PC的Web生态让他们的搜索引擎如鱼得水。换而言之,大量国内网民第一次触网是通过手机、而非PC,所以App也就顺势占领了国内网民上网冲浪的主要时间,当信息被收纳到孤岛化的App里后,百度搜索又怎会有好日子过。
相比于PC,更加便捷的智能手机已经是大势所趋,即使是在PC渗透率更高的欧美市场也不例外。因此在进入2020年后,以TikTok的走红为标志,谷歌搜索的入口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即使是谷歌自己也感受到了这一趋势,其CTO Prabhakar Raghavan就曾在2022年透露,“在我们的研究中,大约40%的年轻人在寻找午餐地点时不会使用谷歌地图或搜索,而是转向TikTok或Instagram。”
国内PC互联网的晚熟让移动互联网得以早熟,而海外市场则刚好相反,谷歌的AI搜索导致网站流量下降只是表征,根源是谷歌搜索遇到了百度搜索当年同样的问题,流量入口开始从搜索引擎迁移到App里。只不过当年百度被微博、微信抢流量,现在的谷歌是被ChatGPT、Grok抢走流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