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泪洒发布会的背后:MG以技术逆袭书写强者答卷丨人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易车 时间:2025-08-09 22:04:54

作者:王珊珊

当聚光灯打在 MG4 发布会的舞台中央,上汽 MG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的眼眶突然泛红。那滑落的泪水,不是弱者的悲鸣,而是强者在荆棘路上跋涉后的真情流露——它映照着欧盟45.3%的关税壁垒,藏着技术攻关时 2500 多个日夜的煎熬,更裹着中国汽车品牌 "既要打破壁垒,更要定义规则" 的倔强。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陈萃

8月5日,MG品牌All in新能源战略的首款车型——全新MG4正式开启预售,带来三大技术“王炸”:

全球首发半固态电池将批量上车;首创铝稀土合金材料,打破热管理系统“不可能三角”;以及首搭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

据悉,上汽组建了一支超过30人精英团队,研发投入超过5亿,历经2500多天,21,600小时的严苛测试,试验了超过100种的稀土材料的配比,终于突破海外技术壁垒。

对MG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更是一场系统性的自我革新。

此次预售,全新MG4共推出4款车型,价格区间为7.38万-10.58万元。据官方消息,24小时小订突破11067台。

这场泪洒现场的瞬间,恰是 MG 逆袭之路的生动注脚。当欧洲市场用高税率和技术壁垒试图将中国车企拒之门外时,MG 却以近18万辆的终端交付量逆势上扬;当行业还在半固态电池的实验室里摸索时,上汽的工程师团队已用5亿研发投入和100种材料配比的尝试,打通了量产商用化的最后一道关卡。

这滴泪,是对所有 "不可能" 的无声反击,更是一个百年品牌在新能源时代重新出发的铮铮誓言。


上汽撑腰,ALL IN新能源

“MG进入市场,并不是同质化去跟别人卷价格。上汽集团具备非常多的技术储备,我们是带着底气、带着武器的。”

上汽自研投入相当大,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智能电驱、智能底盘及智能辅助驾驶等五大领域已经建立起牢固的技术底座。

本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是全新MG4的半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和低温性能方面实现大幅提升,堪称里程碑式产品。

据悉,这款半固态电池早在2021年就开始上车实验,最大看点是材料体系的创新。通过半固态电解质的应用,电池包在三向10针穿刺实验中实现零冒烟、零自燃,解决了传统液态电池的安全隐患。

“批量上车的最大前提要有产线。从电极、固态电解质原材料,到电池正极和固态电解质热复合,再到电芯的生产,我们有着完备的量产生产线。”

同样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是,全新MG4采用同级唯一一体式热管理系统,首创铝稀土合金材料,实现舒适、稳定、高效的“不可能三角”。“在这个过程中,凝聚了许许多多工程师的心血,以及他们不断测试验证的汗水,甚至泪水。”

本次发布会,工程师团队也被特意请到了现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中有人会因技术较真跟领导拍桌子,也有人会因为项目艰难而掉泪,但每天早上最早出现在实验室的还是这群人。

“他们并非生来与众不同,他们就是一群想把事做成的普通人,却硬生生凿穿了技术的壁垒,不断地将中国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和OPPO携手,到用户中去

在这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闭门造车无异于自取灭亡。虽然汽车行业有自己的护城河,但互联网行业具备两大显著优势:ToC的用户思维;以及以APP为代表的软件能力。

“原来我们有点清高,自己不下场,一款车造出后交给经销商去卖就可以了。完全是隔靴搔痒,完全不知道用户需求。其实就是没有ToC,离用户太远了。”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坦言,汽车要拥抱手机、拥抱3C,向这些企业学习如何更懂用户,才能增加商业上进一步成功的可能性。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

据悉,上汽与OPPO早在2021年就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年来,双方的合作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在技术底座上打磨;第二阶段,共同发起智慧车联开放联盟ICCOA,连通联盟内的安卓手机;第三阶段,双方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营”和“销”,实现完全融合。

7月24日,首批上汽MG4×OPPO快闪店正式开业,不过,并不是开在OPPO手机店内,而是采用独立商超展位的形态。销售人员也都是来自上汽MG,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元气满满地等待前来探店的客户。

根据规划,MG将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陆续开设120家快闪店,为用户带来MG4联手OPPO的独特“智行”体验。

“无论怎样的技术壁垒,它永远挡不住用户获得更好体验的大趋势”,陈萃介绍,针对紧凑级的两厢车市场,MG做了几轮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和新手用户存在一些同样的日常用车痛点,于是安排上了多项贴心配置。

比如,全新MG4前排的两边都配备了柔光美妆镜,这样可以让脸部光照更加均匀;考虑到很多女性会做美甲,全新MG4在化妆镜的打开方式上也专门进行了优化……这些小心思对很多精致女性用户而言,具有大吸引力

这也印证了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的笃定,发布会后,贾健旭向我们表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用户能买到最好的产品。只要消费者满意,我们就值得拼。

上汽集团总裁 贾健旭


做一款真正的“全球车”

那么,为什么MG要把这么多的创新和“第一次”,都放到一台10万元级的全新MG4上?陈萃给出了两点原因:

首先,MG是一个全球品牌,对于上汽乃至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具有重大的全球意义。20年来,MG已进入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突破300万台,累计出口创汇超6000亿。

今年以来,MG积极克服反补贴税等不利影响,1-7月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近18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HEV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超越众多海外车企,助力MG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

其次,全新MG4是MG在新能源时代向全球发起挑战的一台车型,肩负着将中国技术带向全球的使命。第一代MG4曾斩获2023年欧洲纯电紧凑车销量第一名,在英国单月销量甚至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

基于此,MG被赋予了新使命是:全球热销,中国也好卖好,打造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

从全球化的产品设计,到开放融合的智能生态,从自主可控的硬核科技,到超出预期的价格地带,全新MG4不仅要打破当前10万元级纯电市场的固化格局,更勾勒出一条“国内外通吃”的突围路径。

不平庸、更不甘于平庸。从1924年成立于英国牛津到如今扎根上海辐射全球,MG的第一个百年与内燃机息息相关,在此期间,MG旗下的车型缔造了43项世界速度纪录,创造了410.5km/h的世界纪录。

进入第二个百年,MG正以投入百亿冲刺的决心,全力推进“All in新能源”的战略。从全球来到中国,又从中国走向世界,百年MG找准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强者路。


标签: MG4 名爵MG4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