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智能电动SUV的新选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胡颖 易车 时间:2025-08-11 18:20:03

2025年8月7日,一汽奥迪技术周上,Q6L e-tron家族正式上市。新车推出Q6L e-tron与Q6L Sportback e-tron两款车型,限时售价34.88万元至39.88万元,定位中大型纯电SUV市场,开启奥迪在华电动化产品的新阶段。


此次上市车型提供限时定金翻倍政策,并配套包含保险补贴、服务基金、保价承诺等在内的综合购车权益,老用户及女性车主还可享专项礼遇,整体方案兼顾实用性与用户关怀。

平台与本土化:PPE首款国产车,强调“中国智慧”

作为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纯电平台在国内的首款量产车型,Q6L e-tron系列被赋予了战略意义。该平台由奥迪与保时捷联合开发,原本面向高端电动产品线。此次国产化过程中,车辆在智能驾驶、三电管理和人机交互层面进行了本地适配。

全车配备2颗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感知体系。其驾驶辅助系统宣称具备无图L2级能力,可在城市环境中识别红绿灯状态、预判路口启停时机,并对加塞、“鬼探头”等情况做出响应。高速场景下,上下匝道变道遵循标线逻辑,避免跨实线操作。

这类功能目前在多家新势力车型上已有体现,奥迪的做法是将其整合进德系调校框架内,强调稳定性与合规性,而非追求激进的自动变道或超车行为。

三电系统:宁德时代电池+800V架构,补能效率是亮点

动力部分,车辆搭载107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组,CLTC工况下最高续航达765公里。充电表现方面,官方数据显示10分钟可补充294公里续航,这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的支持。同时,通过Bank Charging技术,车辆能兼容800V与400V充电桩,提升实际使用中的灵活性。

从参数来看,这套系统在当前主流豪华电动SUV中处于中上水平。相比一些主打极致性能的品牌,它的取向更偏向于可靠性和日常通勤效率。

安全结构:高强度材料占比高,通过多项碰撞测试

安全性仍是奥迪强调的重点。车身结构中,34%采用潜艇级热成型钢,整体高强度钢与铝合金占比达83%,连接工艺采用SPR自冲铆接和FDS热熔自攻螺钉技术,类似高端跑车的制造标准。

电池包防护方面,底部设有9层玻璃纤维护板,外层由超高强度钢包裹,内部采用“4横3纵”立体框架设计,形成多层级保护。该车已通过欧洲E-NCAP五星认证和美国IIHS Top Safety Pick+评级,并在中国汽研天津试验室完成了高于国标三倍能量的“货车侧撞+柱体夹击”复合碰撞测试。

这类测试虽非强制标准,但能反映企业在被动安全上的投入程度。

驾驶体验:延续德系调性,注重操控稳定性

尽管是电动车,Q6L e-tron仍保留了前后五连杆悬架结构,配合FSD频率选择阻尼器,实现不同路况下的自适应调节。相比电磁悬架,FSD依赖机械响应,反应速度较快,调校风格偏向舒适与操控的平衡。

轮胎采用前窄后宽布局,搭配布雷博四活塞卡钳,强化制动性能。此外,车辆配备了与e-tron GT同源的模拟声浪系统,通过外部扬声器释放运动音效,试图还原燃油车的驾驶氛围。

这种设定反映出一种思路:在电动化转型中,不完全放弃传统豪华品牌的驾驶质感积累。

座舱与交互:五屏联动,AR-HUD成亮点

内饰部分,11.9英寸OLED虚拟座舱、14.5英寸OLED中控屏、10.9英寸副驾娱乐屏构成主要交互界面,加上手机和88英寸全息AR-HUD,实现所谓的“五屏联动”。AR-HUD可将导航、辅助驾驶信息投影至前挡风玻璃,减少视线转移。

语音系统唤醒时间约200毫秒,支持连续指令识别和多轮对话,准确率标称为95%。同时引入眼神识别功能,用于辅助控制部分菜单操作。Bang & Olufsen音响配备20扬声器,含头枕音响,主打前排沉浸式听觉体验。

这类配置在高端车型中已趋于普及,关键在于实际使用中的流畅度和逻辑合理性。

外观设计:传承与创新并存,灯光可自定义

外观延续奥迪家族化语言,采用长轴距短前后悬比例,前脸为中国市场专属的sphere设计,黑色饰条横向延展,强化视觉宽度。提供七种车身颜色,其中“青城绿”和“流霞紫”为国内特供色。

灯光系统仍是亮点之一。前后OLED灯组支持多种数字签名模式,用户可在MMI系统中切换灯光动画效果。尾灯具备动态点亮功能,格栅内嵌中国专属幻影光环徽标,增强夜间辨识度。

这种“千人千面”的灯光交互,正在成为豪华品牌数字化表达的新方式。

结语:一款试图兼顾传统与变革的产品

Q6L e-tron家族的推出,标志着奥迪PPE平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它没有选择激进颠覆,而是将德国工程标准与本土智能化需求结合,在安全、续航、补能、驾驶质感等维度进行系统性打磨。

它的定价处于国产高端电动SUV的竞争区间,面对的不仅是传统豪华对手,还有具备强科技标签的新势力品牌。能否被市场接受,取决于用户是否认可这种“稳中求进”的电动化路径。

至少从产品层面看,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全栈自研”或“软件定义汽车”的另一种可能性——以成熟体系为基础,渐进式融合新技术。

标签: 奥迪Q6L e-tron 奥迪奥迪Q6L e-tron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