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6G将成为大规模智能体交互系统平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8-11 18:26:03



8月11日,2025国际通信大会(ICCC)在沪举办。通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在会上分享最新成果,并对6G未来做出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分享未来通信技术的展望与实践,他介绍了一种具备内生智能与原生简洁固有特性的智简无线网络,以应对传统网络在可扩展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原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将通信系统从被动的数据管道演进为主动的智能体,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广泛数字化转型。



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Gerhard P. Fettweis教授

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Gerhard P. Fettweis教授前瞻性地探讨如何实现6G——既将其视为一个技术里程碑,也视为社会和商业的赋能者。在他的愿景中,6G不仅被视为一项技术成就,更是构建赋能个人、保护隐私并为社会带来切实利益的系统的基础。


华为技术(加拿大)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佩英

华为技术(加拿大)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佩英介绍了一个以感知辅助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6G-ISAC框架。在该框架下,无线电网络能够动态构建物理世界模型,以支持具身智能。通过融合感知与智能,无论是骨干节点还是AI设备,都能进化为具身智能体——即能在现实环境中感知、适应并行动的系统。这种融合将为类机器人化的服务与应用开启了一个全新领域,使6G成为大规模智能交互系统的平台。

特邀报告环节,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Tony Q.S. Quek教授重点探讨了6G中的AI原生网络设计,香港城市大学方玉光教授分享了关于盘活网络资源,服务智慧城市与低空经济的见解。

原标题:《6G将成为大规模智能体交互系统平台》

栏目编辑:陆梓华 复旦大学

作者:新民晚报 易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