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生意,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跟“暴利”这俩字脱不开干系。
不过最近两年,整个中国口腔行业悄然发生了巨变。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俗话说牙疼是病,但疼起来是真要命。
牙齿的生意,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跟“暴利”这俩字脱不开干系。
不过最近两年,整个中国口腔行业悄然发生了巨变。
号称“万亿黄金赛道”的口腔行业,今年一季度,全国就有超230家口腔机构突然停业,从2021年突破千亿市场规模的狂欢,到膨胀过后又是只剩一地鸡毛,留一堆人“钱牙两空”。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啊,国内口腔医疗行业的增速,可以说是远超中医诊所和普通全科诊所,成为医疗行业中最为突出的细分市场之一。
2015-2021年,行业以年均15%的增速狂奔,2023年全行业规模达1446亿元,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6.5万家增至2025年的12-15万家,其中还属民营口腔市场增长最大。
中老年群体缺牙修复率的提升,催生了年均200万颗的种植牙需求;Z世代正畸意识的提高,又带动隐形矫治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
在口腔行业,种植和正畸,正是两大最赚钱的业务,行业里60%毛利率的连锁口腔医院并不少见。
可惜任何暴利的行业,都套不过资本的入场。
2018年开始,资本对口腔行业的追逐达到狂热。
仅2021年,行业融资额就突破100亿元,且用的都是“快速开店—抢占市场—垄断定价”的同一套玩法。
资本的大手笔一撒,使得行业连锁化率从2016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3年的18%。
但这门生意在市场上跑了几年,发现最终还是跑不通。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2024年行业实际增速降至5%,远低于资本预期的15%。前面咱们说了,种植牙、正畸贡献了民营机构60%以上的营收,而当种植牙价格因集采价格骤降,隐形矫治器价格战导致客单价腰斩,依赖高溢价的口腔机构就失去利润支撑。不仅如此,国家还对牙冠产品进行了竞价,这进一步降低了整体费用,
2023年种植牙集采落地,单颗费用从均价1.5万元降至千元级别,国产植体单价甚至低至630元。
这就直接冲击了行业核心利润来源,头部机构的下滑还能控制在20%以内,中小机构种植项目营收普遍下滑40%-60%。
公立医院凭借集采和医保优势快速抢占市场,民营机构之间开始打起来价格战。
为争夺客源,“99元洗牙”“1999元种牙”等低价噱头泛滥,不少机构甚至推出“正畸分期免息”,将客单价拆解为36期,看似优惠,实则让顾客为此背上消费贷款。
今年的美团调研显示,仅38%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民营口腔机构,较2021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
不光交钱的时候套路满满,当机构卷无可卷,预付后卷钱跑路的行为,也是屡屡发生。
你以为跑路是被迫的,实际上跑路完全可能是主动的。
因为跑路这件事,已经成了不少连锁口腔医院盈利模式的一环。
从忽悠患者低价签下分期贷款的时候,贷款就已经全额打到口腔机构账上了,与其开着门店亏本,倒不如跑路算了。
直接0售后压力,因为低价套餐的利润已经全部落进口袋了。跑到一个新地方,然后再跑一次。
机构可以屁股一拍跑路,患者们却是只能拍着大腿继续还贷款了。
现在,你知道为啥口腔医院一边在疯狂开店,一边又是高闭店率了吧。
或许只有当牙齿这门生意,不再是资本的规模游戏,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回归健康。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