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包凡归来,江湖不在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8-12 12:27:55

文|投行圈子

华兴资本港交所6.87港元的股价,比两年前跌去一半,而那个曾被称为"并购之王"的男人站在废墟上,望着一个不再属于他的金融江湖。

894天的等待落幕。多个独立信源确认,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结束配合调查,重获自由。市场以股价单日暴涨16.84%回应,市值一度触及39.39亿港元。

但华兴资本的官方声明却异常冰冷:包凡不再参与集团日常管理与运营,其个人生活动态属于私人事务范畴,公司不予置评。一位资本枭雄的归来与退场,在同一个瞬间完成。进去的时候一代枭雄,出来时已是一地鸡毛。

资本江湖的"教父"

包凡的名字曾是中国新经济资本化进程的注脚。1970年出生于上海金融世家的他,血液里流淌着对交易的敏锐——祖父是建国前浙江银行高管,父母外交官生涯中讲述的上海股市风云,成为他最早的金融启蒙。

在摩根士丹利与瑞士信贷历练七年后,2005年他捕捉到一个历史性空白:中国互联网企业如野草般生长,却缺乏专业融资支持。

华兴资本由此诞生。它几乎贯穿了中国互联网的黄金二十年:

三大经典战役:2015年主导滴滴快的合并、美团与大众点评联姻、58同城吞下赶集网,三场战役占当年中国互联网并购额30%以上。

资本化推手:推动京东DST融资、陌陌上市,服务过中国前20大新经济公司中的15家,客户市值占中国独角兽总市值的56%。

巅峰时刻:2018年港交所上市,市值破百亿港元;个人跻身《彭博市场》全球金融影响力人物第22位,财富峰值达40亿元。

那时的包凡,社交媒体动态足以引发一二级市场波动,单条转发带动相关公司股价涨跌超5%。江湖人称"包老大",将"人情世故是合作基础"奉为圭臬。

大师姐在2017年曾听到包凡的一句名言:酒桌是江湖,人情是工具。

风暴漩涡中的894天

转折点在2023年2月降临。一纸公告揭开幕布:"包凡正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华兴股价应声暴跌28%,随后停牌长达17个月。

风暴的种子早已埋下。调查核心直指华兴前总裁丛林的船舶租赁业务违规操作及利益输送。这位工行国际背景的关键人物,曾为华兴融资上市"大开方便之门",最终引爆了合规暗雷。

接着,连锁反应接踵而至:

业务崩解:公司员工数从754人锐减至521人(公开报道数据);跨境业务牌照被暂停;新经济四期基金募资终止,最终以7.91亿元和解协议草草收场。

财务塌方:公司2024年营收仅8.4亿元,较2022年近乎腰斩;连续三年亏损累计超10亿元。

信任危机:公司2024年9月复牌首日股价暴跌66%,市值蒸发近30亿港元。

审计机构对一笔7766.9万元"受限制款项"提出质疑,直指其与包凡调查的关联。昔日资本宠儿沦为风控教材。

一些并购案例在资本市场曾经流传为并购神话,掀开一看,原来背后只不过是一场财富流入个人腰包的交易。

后包凡时代的艰难转身

当包凡消失在调查迷雾中时,华兴资本展开了一场外科手术式的自我救赎。许彦清——包凡的妻子走向台前。2024年10月,这位华航航空科技创始人接任董事会主席,手握48.71%股权。

真正的操盘手是CEO王力行。他推动的"华兴2.0"战略,本质是与包凡时代的切割:

业务换血:弱化对京东、美团等传统互联网巨头的依赖,转向AI、具身智能、Web3领域。2025年7月,具身智能赛道7笔融资中华兴参与3笔,总额近15亿。

模式再造:财富管理业务规模突破300亿元;将并购确定为战略核心,累计完成超200亿元交易。

文化重塑:提拔年轻中层,强化合规意识与"专业主义"作风,填补包凡留下的江湖气空缺。

效果初显:2025年上半年,华兴在FA排行榜重夺榜首,股价回升至停牌前40%水平。王力行宣告:"已度过成立以来最大也最难的一道坎。"

被重构的金融江湖

包凡消失的两年半,资本市场已翻天覆地。在监管的天网下,财务粉饰、资金腾挪等等这些老套路已无施展空间。

他赖以成名的中概股跨境套利模式,在监管重锤下褪色;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巨头们,集体进入"预退休"阶段。

并购江湖的新秩序正在建立:

硬科技上位:政策明确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倾斜,适用上市融资"绿色通道"。

AI重构金融:多模态AI驱动超个性化服务;智能自动化渗透后台运营;监管科技因AI进化。

加密资产崛起:华兴自身已布局1亿美元Web3基金,而"代币主导投资""流动性风投"正成为新关键词。

财富管理范式更经历代际更替——新兴客户群体要求价值投资与另类资产配置,传统关系驱动模式让位于数字化体验。

这一切,与包凡擅长的"人情世故"江湖规则渐行渐远。

英雄暮年的两难抉择

55岁的包凡站在人生岔路口。个人财富大幅缩水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是行业影响力衰减、关系网络脆化、商业敏感度弱化。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老包还是那个老包,55岁,还是拼搏闯荡的年纪"。但现实骨感——华兴资本明确将其排除在管理体系之外;金融科技浪潮已迭代至AI Agent重构服务链的阶段。

他的老朋友们给出两种预言:归隐田园,笑傲江湖;或东山再起,重战沙场。

但眼下更可能的场景,或是如明人杨慎词中所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资本市场的记忆短暂。在他配合调查期间,Circle公司登陆纽交所暴涨10倍,这家华兴2018年投资的企业,本可成为他新的勋章。但时代的聚光灯,已转向具身智能与稳定币的新故事。

华兴的线报透露,包凡书桌上的相框里,仍放着2018年港交所上市时他举槌微笑的照片。百亿市值、镁光灯、衣香鬓影的酒会,那个由人脉与胆识构筑的资本黄金时代,随着他敲下钟声达到顶点,也在调查门开启时戛然而止。

如今站在香港中环的落地窗前,他或许会想起祖父讲述的旧上海股市传奇。

金融史的每一页都写满相似剧本:时势造英雄,亦能埋葬英雄。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只是淘尽英雄的浪花,早已奔向下一个入海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