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西安市创新探索“互联网 + 监管”新路径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时间:2025-08-13 02:05:14

“以往企业要迎接多部门轮番检查,填写繁复的表格等,耗时耗力。”近日,提到连日来不断开展的多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西安西电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多部门联合检查一次搞定,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如今,通过一部手机、一次扫码、一趟联合检查,就能高效完成一套监管流程。这背后,是西安市创新探索的“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带来的便捷体验,该模式通过汇聚多部门数据资源,横向联动各级监管部门,纵向贯通市、区、县监管层级,以数字化应用赋能政府监管效能,推动监管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跃升。

数据筑基:7417万条信息打造监管“智慧大脑”

8月11日,走进西安市“互联网 + 监管”运行中心,工作人员正端坐在电脑屏幕前,注视着“互联网+监管”系统(简称系统)中不断刷新变化的数据。随着工作人员点开系统界面,行政检查、监管事项、行政处罚等监管模块在屏幕上有序切换。

进入“监管事项”模块,全市各部门近期的具体监管事项、时间、处理结果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些数据运行的背后,汇聚了全市40个市级监管部门、7417万条监管数据、近2万名市场监管业务人员信息庞大的“智慧大脑”。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系统

“别小看这个系统,过去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就像孤岛,互不关联,现在通过系统打通了数据壁垒,让各部门间的信息实现了数据互通与智能关联,形成了业务横向联动、数据纵向交换的‘总枢纽’。”西安市数据局数字政务处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为持续提升多部门监管效能,西安市数据局加大了监管数据归集力度,不断为系统扩容,创新增加了12345市民热线数据字段,将市民关注的高频诉求自动汇聚、分析并转化为精准的执法线索,并实时推送至“互联网+监管”系统,为监管部门提供预警信号。

通过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4196项具体监管权责与对应的法律法规精准关联,系统形成的市、区、镇三级统一的监管事项清单,实现了“一张清单管到底”。

“面对同一家经营主体时,各监管部门严格按照系统中的清单履职,如市场监管部门检查食品安全、消防部门检查消防设施等,有效避免了职责交叉、多头执法,各部门只需按清单‘对号入座’,各司其职。”该负责人说,此举厘清了各部门的权责边界,有助于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可推动监管方式从“经验式巡查”向“精准化靶向监管”转变。

这个由海量数据构筑的监管“智慧大脑”,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监管信息的高效流转与智能关联,通过标准化的监管清单推动监管模式的数字化升级,为提升政府监管效能提供了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

指尖治理:掌上移动执法重塑监管流程

不用纸笔,也无需人工录入,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扫码取证、文书生成、电子签章等全执法流程。这是雁塔区城管执法局推行“掌上移动执法”以来,执法人员的日常工作。高效便捷的执法流程,让执法人员的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执法人员正在运用掌上移动执法

7月底,雁塔区城管执法人员运用“掌上移动执法”处理大寨路一处拆除工地的扬尘问题后,对执法“新体验”赞不绝口。与传统执法不同,这次处理全程高效透明,执法人员通过掌上执法移动端拍摄了扬尘画面、未覆盖裸土等证据,系统自动关联时间、地点,并根据违规行为自动匹配扬尘防治相关法条,即时生成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确认违规后,施工方可在线提交陈述申辩意见,执法人员线上回复;后台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处罚文书,施工方扫码即可完成缴款,全程“零跑腿”。

“以前处理一个案件至少要跑三趟机关,仅文书送达签收就需十余天,执法效率低下。”雁塔区城管执法局法制科负责人马劲深有感触地说,现在通过掌上移动执法,全流程线上流转,各环节时限明确、全程留痕可追溯,不仅让当事人免于奔波,也让执法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向一线监管现场,实现了执法效能质的飞跃。

工作人员向商户展示掌上移动执法内容

在近日莲湖区的一次餐饮企业检查中,执法人员通过掌上执法移动终端扫描营业执照二维码,系统自动调取企业信息、历史检查记录及信用评级。当发现超范围经营后,执法人员现场拍摄证据、录入问题并用系统即时生成《行政指导意见书》同步至企业端,整改复查全程线上追踪,办理时效压缩50%。

据悉,目前“掌上移动执法”已在市场监管、城管、人社等多领域应用,实现了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文书线上制作、审批流程动态配置等应用,缩短了办案时长,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效能,让执法有速度更有温度。

协同共治:多部门“组团赴企”一次查清

为持续提升监管效能,结合全市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西安市数据局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搭建了“综合监管一件事”子模块,涵盖监管事项清单梳理、计划下达、联合检查、结果反馈等功能,实现了多部门综合监管全流程网上办。

近日,一场高效的多部门联合检查在鄠邑区西安庆长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余下加油站开展。鄠邑区司法局组织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鄠邑分局、余下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依托系统共同实施了跨部门联合检查。

多部门正在联合检查

检查中,针对各部门发现的问题,如消防通道堵塞、废气处理设备运行台账信息不全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给出整改方案并将检查结果实时录入系统,企业报告,无需等待纸质文件流转。此外,系统还会自动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实现信息共享、整改可溯、监管精准,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引。

这一高效协同检查的背后,是“综合监管一件事”模块的有力支撑。“具体操作中,由牵头部门在系统中录入监管计划,系统提前3个工作日自动推送任务至各配合部门,多部门协同检查后,将结果统一反馈至系统,形成全流程线上闭环。”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往环保、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轮番检查,企业需要耗费数小时迎检。”西安西电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屠剑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一次联合检查可以覆盖多项内容,检查频次减少了,效率却提高了,对企业的打扰大幅降低。

据悉,目前,西安市已在项目建设、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多个重点民生领域率先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通过共享信用等级、监管行为等信息数据,智能筛选监管对象,整合监管计划,有效减少了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做到“监管一个平台、检查一次到位、问题一抓到底”,让监管既不缺位又不越位。

从“多头执法”到“协同共治”,从“线下跑腿”到“线上闭环”,西安市探索的“互联网+监管”新模式,既是数字赋能的深度实践,更是监管理念与流程的深刻变革。随着系统持续迭代与应用深化,西安正以数字赋能监管效能跃升,谱写城市治理现代化新篇章。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