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行观察
8月14日,吉利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期内总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增速超越市场平均水平,市占率首次突破10%。其中,吉利、极氪、领克三大品牌累计销售新能源车型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新能源渗透率达51.5%。基于超预期表现,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尽管抵制内卷已是行业共识,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仍难彻底跳出内卷怪圈。
市场表现颇为亮眼的吉利汽车,其营收、毛利等核心指标振幅暂未与销量同频。上半年,吉利汽车总营收达到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7%,营收增速略低于销量增速;期内毛利率约为16.4%,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约为92.9亿元,同比减少14%。
吉利汽车管理层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公司坚持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坚守开放式良性竞争,不打价格战,坚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企业道德战。规模庞大如吉利,也依旧在寻找平衡销量与盈利的上佳解法。
吉利汽车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图/公告截图)
上半年一辆车少卖1.4万元
吉利汽车在财报中明确提及,国内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是其毛利率下滑的主因。在同日举办的业绩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进一步表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同比减少1.4万元至9.6万元,这是非常少见的,也是公司亟待克服的短板。
5月下旬,在比亚迪率先为旗下王朝网、海洋网共22款车型推出至高优惠5.3万元的限时补贴价或一口价后,吉利汽车快速跟进,对旗下银河星愿、星舰7、E5等多款热门车型补贴5000-18000元,与比亚迪展开贴身肉搏。奇瑞、上汽通用、零跑、智己等车企随后跟进。
在主流乘用车市场,售价越低的车型,其受众对价格越敏感。而此类车型恰恰为吉利汽车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旗下面向主流市场的新能源品牌银河、燃油车品牌中国星分别销售新车54.8万辆及4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2%和21%,二者销量合计占吉利汽车上半年总销量的73%。
桂生悦直言,银河品牌快速崛起带来的产品结构变化,只是导致公司单车平均售价下滑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吉利汽车在高端市场的增长有所放缓,这与吉利汽车整体的发展也是不匹配的。
作为吉利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期内,极氪累计交付新车9.1万辆,虽实现3%的同比增长,但增幅却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回顾2024年上半年,极氪累计交付新车8.8万辆,同比增长106%。
上半年,极氪仅推出纯电猎装轿跑极氪007GT一款新车型,未能与其他新产品形成合力。不过这一情况正迎来改变。
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今年下半年,吉利汽车将迎来新品爆发,且力争把每一款产品都打造成爆款。极氪品牌要做到品牌向上和用户口碑向上,除将于8月上市的极氪9X外,极氪001、007、7X等产品也将在座舱、辅助驾驶、三电等方面技术上进行升级。领克品牌要做到智能化进阶和性能进阶,已开启交付的领克900和刚刚开启预售的领克10 EM-P将分别在智能化和性能方面得到升级。银河品牌将在主流电混家轿市场进行突破,除已经发售的银河A7以外,下半年还有一款紧凑型电混家轿等待发布。中国星品牌则要对旗下油车产品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
桂生悦预计,随着领克900进入销量爬坡期,叠加即将上市的极氪9X、银河M9等中高端车型带来的销售效应,下半年吉利汽车的毛利率和单车平均售价有望得到改善。
一个吉利初见成效
相较于某项具体的业绩数字,参与业绩会的投资者和媒体显然更关注一个吉利的整合进展和成效。
2024年9月,吉利汽车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正式推出《台州宣言》战略,其中提到全面梳理集团各业务板块,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
次月,吉利几何品牌率先完成战略调整,作为智能精品小车序列并入吉利银河。2025年1月,翼真、雷达也正式并入吉利汽车,将吉利汽车的产品矩阵扩充至包括轿车、SUV、皮卡、越野、MPV序列。时至2月,吉利汽车更是依据《台州宣言》完成了对旗下极氪和领克品牌的战略整合,将二者合并为极氪科技集团。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再次宣布,吉利汽车与极氪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私有化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极氪回归吉利也被视作后者贯彻《台州宣言》的又一关键举措。
对于外界关注的收购极氪花多少钱的问题,桂生悦透露,大部分极氪投资人会选择换股持有吉利汽车,合并费用预计不会超过24亿美元的30%,吉利汽车有现金流支撑本次交易。
业务合并带来的效率提升,部分源于供应链的整合。
淦家阅在受访时说,基于自研的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吉利汽车采用模块化、架构化的造车体系,这就意味着很多零部件具备高度通用性。借助整合后的模式,公司可将零部件的黑盒(指集成化零部件组件)打散至要素级,再对底层零部件开展统一规模化招标,从而在全价值链层面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
根据极氪科技集团发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数据,整合之后,其研发费用率、销管费用率实现同比双降,整车毛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17.3%,经营利润达到2.85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利润转正。
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图/公告截图)
放眼整个吉利汽车,若撇除26.38亿元的外汇汇兑净收益、500万元的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以及2024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极光湾股权获得的77.26亿元收益对业绩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核心归母净利润为66.5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33亿元的核心归母净利润增长102%。
可见虽然受到价格战影响,经过整合后的吉利汽车还是在三费控制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尽管吉利汽车已经实现了不错的业绩表现,但在桂生悦看来,公司目前还是在一个艰难行进的道路上。桂生悦认为,国家倡导的反内卷并非排斥市场竞争,而是要跳出简单的价格战逻辑。对于吉利汽车来说,我们要做到学习友商的长处,不说友商的坏话,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