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股王”腾讯点燃看多热情,如何拥抱“高纯度”港股通科技组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侃见财经 时间:2025-08-18 12:24:28

港股科技股再次迎来价值重估的盛宴。

以腾讯为例,自财报发布以来,超过20位华尔街分析师上调了腾讯的目标价。这一轮乐观情绪的升温幅度,仅次于今年3月因DeepSeek相关消息引爆的市场热情。至少有16家券商机构预测,腾讯股价将有望突破历史最高点。其中,高盛将腾讯的目标价从658港元上调至701港元,同时将公司2025至2027年的收入和每股收益预测上调了1%—6%。

腾讯的强劲财报为港股科技股的价值重估再次打响前奏。在热情的市场背景下,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产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代码:159101),在8月18日起开始发行,投资目标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备受投资者关注。

价值洼地中的“蓝筹发动机”

有机构分析认为,近一段时间,港股科技板块的表现平淡,是因为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竞争加剧,对盈利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市场定价中。

但是近期,港股头部科技公司的财报陆续披露,例如我们从腾讯的财报发现,腾讯的业绩增长将主要由新游戏和AI(人工智能)共同驱动。其中,备受期待的新手游《Valorant Mobile》即将发布,同时,已被财报验证有效的AI技术将作为核心竞争力,持续为各业务板块提供长期增长动力。

总体来看,核心财务指标进一步验证AI景气度,叠加政策、估值和下一步流动性等利好因素,港股的科技龙头板块,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聚焦于这些龙头股票的基金产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代码:159101),也应时而生。

全球估值洼地

从政策层面看,伴随监管常态化、游戏版号恢复发放、美联储降息开启、企业降本增效并开拓新的增长曲线这些利好出现,港股科技板块收入增速修复并逐渐稳定在15%左右,利润增速转正并频频有超预期表现,基本面修复、市场情绪回暖有望驱动新一轮港股科技行情。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5年8月12日,港股通科技市盈率、市销率分别为24.41倍、2.92倍,处于指数上市以来27.27%、45.02%分位点,风险溢价为2.38,处于基日以来88.74%分位点,指数整体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



横向比较,港股科技股在全球科技资产中估值性价比明显。DeepSeek反映出中国在AI竞争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意味着中国科技资产全球增长空间的打开,理应享有更高估值,目前港股科技股估值大幅低于纳斯达克、创业板指等主要科技指数,估值差距尚未充分反映成长空间。

数据同上一图



招商证券认为,由于经济周期处于底部、宽松政策支持、流动性充裕、低估值等因素的作用,看好港股长期行情。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科技核心资产的地位持续上升,其具备明显的相对盈利优势和极强的经营韧性,港股市场的科技核心资产,有望成为 “蓝筹发动机”,带动更多的核心资产实现重估。

资金狂涌抢筹

从资金层面来看,嗅觉敏锐的外资正持续扫货以港股科技股为首的中国资产。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团队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在全球多头基金连续两个月净买入中国股票之后,预计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为强劲”。

报告显示,今年7月份,多头基金向中国股票市场注入了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较6月份的12亿美元净流入进一步加速。王滢在报告中写道:“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趋势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第二,且估值较其他市场更低,大概率会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此外,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港股科技板块带来了资金面上的良好支持。8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约358.76亿港元,刷新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全年累计净流入达9389.21亿港元,已远超去年全年8078.69亿港元。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港股有望继续延续牛市走势,增量资金继续流入和资产结构性优势是两大驱动因素。全年南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

流动性层面,港股科技股更大利好可能来自于美联储的降息动作。目前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大概率将在9月启动降息。据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2.6%,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为7.4%。高盛交易和研究团队还表示,市场低估了美联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将进一步改善港股的流动性,而恒生科技指数的弹性也将有望获得提升。港股历来都是全球流动性溢出的重要受益者。科技板块,作为成长先锋,更是流动性宽松的直接受益者。

一键锁定大市值科技龙头

科技行业涉及到产业链较为复杂,技术门槛较高,且细分板块间的景气度也会出现分化。因此,通过定投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布局,或许更适合大部分普通投资者。

长期收益领先的板块

如果想要参与投资港股科技股板块,侃见财经建议关注华夏基金旗下“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代码:159101)。该基金2025年8月18日起开始发行,投资目标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这个指数反映纳入港股通标的、且属于科技领域优质龙头公司的整体运行特征。港股通科技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长期收益最为突出,2017年以来的年化收益为11.8%,累计收益达到159.9%,高于中证港股通科技,中长期及短期表现均大幅高于恒生科技和港股通互联网等指数。



科技属性纯度更高的组合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前15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美团、中芯国际、快手、百济神州、理想汽车、贝壳、信达生物、京东健康、康方生物、小鹏汽车、药明生物。可以看出,相比其他同类型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囊括了更多的创新药板块配置,占比达13.16%,这个超配比例,也是今年以来港股通科技指数持续领先的重要原因。



华夏港股通科技ETF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徐猛。据介绍,徐猛为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清华大学工学硕士。2006年2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数量分析师、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华夏上证50ETF(境内首RETF)、恒生ETF、恒生互联网ETF食品饮料ETF、游戏ETF等基金经理,拥有较为丰富的ETF产品管理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徐猛拥有22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其中,公募基金管理经验长达12年,在管公募基金规模超2500亿元。相信他管理的系列旗舰产品都未来可期。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所提及成分股不作为推介,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购买前请认真阅读 《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