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上美押注高端彩妆 能做出下一个彩棠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中国商报 时间:2025-08-18 16:30:12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近日,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正式推出彩妆品牌NAN beauty。该品牌一经推出,便被对标珀莱雅旗下的彩棠。

需要注意的是,NAN beauty的核心资产明星化妆师春楠在流量战场上落后于彩棠创始人唐毅。押注彩妆赛场,上美能赢吗?



图为消费者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选购化妆品。(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上美能借助彩妆突围吗

NAN beauty自筹备期开始便引发业内关注,其核心吸引力源自堪称“黄金组合”的创始团队。该品牌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是中国顶级化妆师春楠,作为Angelababy、谷爱凌、关晓彤、刘浩存、唐嫣、赵丽颖等一线明星的御用化妆师,春楠拥有25年专业经验。另外,与春楠搭档的是零售界操盘手古迈。这位天猫美妆前总经理,曾任职于联合利华、雅诗兰黛、LVMH集团,担任贝玲妃和馥蕾诗中国区品牌总经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出NAN beauty之前,上美股份的财报已显疲态。2024年,上美股份全年营收为67.93亿元,同比增长62.1%,但韩束单品牌贡献55.91亿元,占比高达82.3%;其余品牌合计收入占比不足18%,新品牌孵化能力受到市场质疑。

更严峻的信号来自2025年。行业监测数据显示,韩束在其核心阵地抖音平台的GMV同比下滑20.78%(1月数据),2月继续下滑2%;三八节大促期间虽保住抖音第一的位置,但GMV仍低于2024年同期。

“单品牌在单一渠道的百亿天花板已现。”某头部券商美妆分析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当超头主播红利消退,过度依赖直播的商业模式正在反噬利润。”

今年年初,上美股份创始人兼CEO吕义雄放出“2025年冲刺百亿元、2030年冲刺300亿元营收”的豪言。业内人士认为,NAN beauty承载的不仅是产品使命,更是支撑资本故事的战略支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美股份来说,现有品牌矩阵或呈现“断层危机”。韩束定位大众市场(客单价在200至300元),而NAN beauty瞄准中高端(预计客单价500元以上),中间价位带缺乏支撑品牌。“这种跳跃如同让优衣库突然做爱马仕”,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如此评价。

与其他化妆师品牌相比仍有差距

NAN beauty常被与珀莱雅旗下彩棠相提并论。据了解,彩棠创始人唐毅也是专业化妆师,更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大师”。其在小红书平台单账号粉丝达217万,视频教程播放量动辄百万。而春楠的社交影响力尚处于培育期,其抖音粉丝71.7万,仅相当于唐毅的1/3。

“春楠服务明星的专业形象过于‘高冷’,缺乏唐毅那种‘把化妆箱扛进直播间’的亲和力。”有MCN机构负责人直言,“当唐毅手把手教新手画眉毛时,春楠还在展示超模妆容——这对大众消费者来说太遥远了。”

更关键的是时间窗口的差异。彩棠诞生于2019年,恰逢国货彩妆崛起红利期。而NAN beauty入局时,面临的是已白热化的竞争格局:雅诗兰黛启动“金字塔基计划”,DW粉底液降价23%至480元;欧莱雅高端线启用“小样战略”,单次体验成本压至19.9元。

有咨询公司分析师给出测算数据,若NAN beauty在三年内无法达到10亿元年销售额,可能会拖累上美股份整体的ROE(权益净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

在此情况下,上美股份是否期待NAN beauty成为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中国商报记者向上美股份询问,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表示:“彩棠的成功离不开珀莱雅全渠道体系的支撑,2022年‘6·18’活动期间,其天猫旗舰店GMV暴涨248%至8625万元,抖音渠道店播占比更达55.8%。上美股份线下收入占比较低,在高端专柜建设方面近乎一片空白。NAN beauty选择抖音首发,从流量角度来看是最优解,却暴露了战略矛盾:没有线下体验的高端彩妆是伪命题。如果消费者无法试色体验,500元和100元的粉底液有何区别?”

资本市场静观其变

据悉,NAN beauty将于9月9日在抖音开启首销,春楠将同步进行直播首秀。这场首秀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资本市场的压力测试——手持计算器的投资者将逐秒测算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这些冰冷数字将决定这个“黄金组合”究竟是破局利器,还是又一场昂贵的营销实验。

资本对美妆赛道持观望态度。2024年美妆赛道融资额同比下滑67%,投资逻辑转向“盈利验证”:“没有三个季度连续盈利的品牌免谈。”某PE合伙人更直言:“现在看项目先问现金储备能否撑过24个月。”

吕义雄在朋友圈高调回应行业质疑时曾宣称:“越来越好玩了。”并在网友调侃“这个是对着珀莱雅打啊”时纠正道:“错了一个字,是对着欧莱雅。”

行业数据显示,国际高端彩妆净利率一般在15%至20%,但营销费率常超40%。本土新锐品牌普遍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境,而古迈操盘的馥蕾诗就曾在中国市场亏损3年才盈利。

对于上美股份这个承载满满野心的新品牌来说,其究竟是国货高端化的破局者,还是又一场豪赌中的昂贵筹码?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