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进各个行业,影视行业也不例外。爱奇艺,作为长视频领域的头部平台,大力投入AI技术,短剧平台也纷纷跟进,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从爱奇艺的布局来看,其对AI技术的运用是全方位且深入的。在内容创作前期的剧本环节,爱奇艺的“剧本工坊”借助AI大模型,能在短时间内提炼小说大纲、创作人物小传,还能依据影视创作知识和过往热门故事素材,为创作者提供丰富灵感。比如,创作者只需输入简单的故事框架,像“古代仙侠背景下,男女主角因家族恩怨相爱相杀”,“剧本工坊”就能快速生成初步的剧本大纲,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降低了创作门槛。同时,爱奇艺打造的剧本智能评估系统,能在半小时内对一部约50万字的剧本从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7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找出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这是传统人工评估难以企及的速度与全面性。
进入拍摄阶段,AI的助力同样显著。爱奇艺的虚拟拍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过去一年,其虚拟拍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 ,并对横店的虚拟摄影棚进行了软硬件升级,打造出“爱奇艺虚拟制作旗舰棚”。在拍摄一些奇幻、科幻题材的作品时,通过AI技术,能轻松构建出虚拟的宏大场景,如《流浪地球》式的末日景象、仙侠剧中的仙境等,不仅节省了大量搭建实景的成本,还能实现传统拍摄难以达成的视觉效果。而且,其自研的制作上云一体机QClip,可在拍摄现场实现监看信号的实时录制、分发监看与实时上云,方便团队成员随时查看拍摄进度与画面,通过AI与电子场记自动匹配检索回放素材,大大提升了协同效率,目前已在数十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短剧平台在AI技术的运用上也不甘落后。以《兴安岭诡事》为例,这部号称“业界首个付费AI微短剧”,充分利用AI技术进行全流程制作。从剧本创作开始,借助大语言模型快速生成故事框架和台词;在美术设计环节,利用AI的“文生图”功能,根据剧本描述生成场景画面和角色形象。制作团队仅四人,就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制作周期压缩至两个星期,成本也大幅降低 。这种高效低成本的制作模式,让短剧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更多元化的内容。
AI技术的应用为视频平台带来了诸多优势。最直观的便是成本的降低,无论是前期的剧本创作、美术设计,还是拍摄阶段的实景搭建,AI都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内容的产出速度加快,能更好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内容需求。在创意方面,AI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灵感和可能性,打破了传统创作思维的局限。
然而,AI技术在视频制作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技术层面,当前AI生成的内容仍存在诸多瑕疵。在视频生成中,会出现帧率不稳、细节错误、人物变形等问题,角色动作和表情不自然,影响观看体验。以一些AI生成的虚拟角色短剧为例,人物的肢体动作僵硬,面部表情单一,与真人演员的表现力相差甚远。而且,在多场景连续叙事时,AI难以保持人物形象、服装、场景等细节的一致性,容易出现时空建模维度缺陷的一致性断裂问题。
版权和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模糊不清,训练数据可能涉及未经授权的作品,这为平台和创作者带来了法律风险。例如,若AI在生成剧本时参考了未授权的小说情节,就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在伦理方面,AI生成的演员形象和声音是否侵权,以及利用AI进行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虽然爱奇艺等平台率先布局AI技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跟进,竞争将愈发激烈。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内容质量上保持领先,是爱奇艺等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观众对于AI制作内容的接受程度也是一个未知数,部分观众仍然更倾向于传统真人演绎、精心打磨的影视作品。
展望未来,AI技术在视频制作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生成内容的质量有望逐步提高,可能会在更多细分领域得到应用,如纪录片中历史场景的复现、动画制作的全流程辅助等。但在此过程中,平台需要加强技术研发,解决现有技术难题;行业也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版权和伦理规范,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爱奇艺等平台在AI技术应用上的探索,为长视频和短剧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但要真正实现行业的变革与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