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广电计量:八大平台优势彰显检测硬实力 掘金商业航天黄金赛道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证券时报 时间:2025-08-19 12:38:35

近期,在国内科技巨头的推动下,卫星互联网领域正发生深刻变革,如MateX6三网卫星典藏版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功能已进入系统测试阶段,计划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开启众测,意味着低轨卫星在消费终端应用迎来实质性突破。

中国商业航天正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的双重拐点。从规模上看,2025年下半年商业航天发射计划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集态势。国网旗下卫星项目加速推进,已完成多组组网发射,预计8月还有2次发射任务,在轨批量星数量将大幅增加。上海垣信也发布招标公告,计划采购7次发射服务,累计发射94颗卫星。

由此可见,商业航天正迅速崛起为全球科技竞争新的战略高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技术革新的强劲引擎,与之紧密相关的检验检测服务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一个规模庞大、前景广阔的商业航天检测市场呼之欲出。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太空新蓝海”中,广电计量(002967)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前瞻的战略布局与全方位的服务能力=脱颖而出,成为商业航天检测领域的中流砥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广电计量于日前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3亿元,用于卫星互联网、航空装备、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数据智能等战略性产能投资。此次定增,是广电计量顺应相关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把握市场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也为其在商业航天等领域的进一步深耕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东风劲吹 商业航天驶入“黄金航道”

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璀璨明珠,已连续两年闪耀于《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彰显出国家层面对其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在政策红利的强劲驱动下,各地纷纷聚焦商业航天,围绕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产业链协同等关键维度,积极谋篇布局,一场波澜壮阔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浪潮正席卷全国。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当下商业航天各环节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与蓬勃发展。卫星制造领域,模块化设计、自动化测试、批量化总装等先进模式加速落地,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为大规模星座组网与多样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火箭发射朝着可重复、低成本、大运力方向全力迈进,从前期技术验证稳步迈向工程化应用与规模化运营新阶段,大幅降低太空准入门槛。应用场景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卫星互联网让全球通信无缝连接,遥感数据为资源监测、灾害预警等提供精准支撑,深空探测开启人类探索宇宙新征程,商业航天的商业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拓展。

数据是产业发展的有力见证。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2亿元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已突破2.3万亿元大关,今年有望攀升至2.5万亿元以上。中信证券指出,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商业航天产业将在推动经济增长、筑牢国家安全基石、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未来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核心战场。

大技术平台构筑坚固防线 为商业航天质量保驾护航

作为国内第三方计量检测行业的领军企业,广电计量敏锐洞察商业航天产业的巨大潜力,早在多年前便提前布局,全力打造商业航天检测核心竞争力。

围绕空天地网络通信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场景,广电计量于2025年成立了“天星院”。同时,为契合商业航天产业对检验检测的严苛标准,公司精心构建八大技术平台,涵盖先进航天材料评价及高分辨工业CT测试、空间环境适应能力验证、商业航天元器件质量保证及验证、商业航天货架产品大数据库、数字孪生仿真、卫星天线电子载荷通信验证、空天网络安全测试技术、空天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服务,各平台相辅相成,构建起覆盖卫星设计、制造、测试、认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检测服务体系。

具体来看,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宛如卫星的“虚拟孪生兄弟”,通过对卫星平台、发射平台及卫星载荷进行多维度、高精度模拟检测,逼真还原太空复杂工况,提前洞察潜在设计缺陷与性能隐患,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卫星天线电子载荷通信验证平台则专注于保障卫星通信“生命线”,在模拟太空环境下对卫星天线电子载荷通信能力进行全方位验证,确保卫星在浩瀚宇宙中与地球保持稳定、高效的“对话”。

同时,广电计量与旗下山锋测控联合研发国内首个“4G IOT 卫星通信集成测试系统”,支持多制式、多频段、多场景测试,通过自动化与柔性化设计,成为行业内首个能全面满足多维度测试需求的创新方案。据悉,该系统目前已为头部通信企业提供芯片模组研发调试服务,并满足头部移动设备终端企业覆盖3GPP 36.521-4 RF测试项目的调试、研发及整改需求。

此外,广电计量研发的高分辨工业CT测试中心恰似检测领域的“火眼金睛”。该中心借助先进CT技术对卫星零部件进行无损透视检测,精准识别内部细微缺陷,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可靠;空间环境适应能力验证平台通过模拟太空极端环境,包括高真空、强辐射、大温差等,对卫星平台及电子载荷开展可靠性验证,确保产品在恶劣太空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商业航天元器件质量保证认证体系及验证平台,从源头上把控元器件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为卫星“心脏”与“神经”的可靠性筑牢根基;商业航天货架产品大数据库平台整合了海量商业航天材料、元器件及组件数据,为检测工作提供丰富数据资源,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准度。

政企协同共筑生态 编织太空探索坚实保障网络

商业航天的星辰征途,绝非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全产业链协同奋进的壮丽篇章。广电计量深谙生态共建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其中,以开放合作姿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在政企合作层面,广电计量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携手共建联合实验室,在可靠性试验与电磁兼容检测等关键领域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为我国航天装备制造水平提升贡献力量;在行业交流领域,广电计量以中国宇航学会新会员身份,深度参与各类行业盛会。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中,广电计量全面展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检测技术服务体系,与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更为重要的是,广电计量通过“卫星产业链一站式第三方检测咨询服务平台”,将自身服务触角延伸至行业生态的各个角落。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假冒翻新检验、破坏性物理分析等专项服务,助力企业精准识别质量风险,有效防范假冒伪劣产品流入航天供应链;另一方面,开放自身优质测试资源,降低行业整体研发成本,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正如广电计量总经理明志茂所言:“我们不仅要做检测技术的引领者,更要成为产业生态的积极建设者与维护者,加速打造成为商业航天一流品牌。”

锚定“五新”目标 助力商业航天每一次升空更稳健

站在商业航天发展的全新起点,广电计量以“五新”——新技术、新标准、新工具、新体系、新生态构建为战略指引,持续加大技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将“天星院”打造成行业创新策源地。从元器件认证的精细把控到高频段测试的技术攻坚,从数字孪生的深度应用到智能数据库的高效搭建,广电计量的每一步深耕,都紧紧围绕提升中国商业航天发射的可靠性、经济性与高效性这一核心目标。

当火箭携带着卫星冲破云霄,在浩瀚宇宙中开启探索之旅时,背后凝聚着无数像广电计量这样“隐形守护者”的心血与智慧。在迈向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中,广电计量以检测技术为笔,以专业服务为墨,与产业链各方携手共进,奋力书写中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让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