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振涛
曾经的余额宝“管家”又回到公募了!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自2025年8月1日起,王登峰已由贝莱德建信理财转至贝莱德基金,担任贝莱德基金首席资金官。
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王登峰的基金从业资格有新的变更记录,2025年8月7日,从业机构变更为贝莱德基金。这意味着王登峰重新回到了公募市场。
王登峰2012年5月加入天弘基金,历任固定收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同年8月起,王登峰管理天弘现金管家货币市场基金。
2013年5月,天弘基金发行了全球最大的知名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王登峰作为首任基金经理开始管理余额宝。2023年9月,王登峰卸任在管所有基金,从天弘基金离职,引起市场关注。
王登峰管理余额宝10年时间,余额宝最高规模曾突破1.6万亿,累计收益达35%,给不少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场所,市场一度称王登峰为“余额宝管家”。
从天弘基金离职后,王登峰加入贝莱德建信理财,并且担任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及首席固收投资官。
没想到的是,短短1年多时间,王登峰从贝莱德建信理财转至贝莱德基金任职,再次回到了公募行业。
贝莱德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距今成立近5年时间,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公募公司。近1年来,贝莱德基金管理层发生大变动。2024年2月,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范华来到贝莱德基金担任董事长。
2025年3月,担任总经理1年多时间的陈剑离任,转任贝莱德基金其他岗位,原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郁蓓华空降成为新任总经理。
5个月后,贝莱德基金又引入了王登峰担任首席资金官。据了解首席资金官是贝莱德基金新设立的职位。
无论是管理层的变动,还是王登峰的加入,贝莱德基金似乎要进行变革发展,似乎要在固收领域进行大动作。
据媒体报道,对于王登峰的加入,贝莱德基金表示,王登峰在本土市场有丰富经验,拥有前瞻视角和广泛行业资源,王登峰的加入有助于贝莱德基金强化固定收益平台,拓展产品体系。
贝莱德基金发力固收领域背后,或许与其规模增长缓慢有关。
2021年9月,贝莱德基金发行了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由于是第一家外资独资公募发行新产品,凭借母公司贝莱德集团的背景,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大卖,募集资金达66.8亿元。
凭借着首只权益类产品募集规模,贝莱德基金在2021年末公募管理规模达62.48亿元。
随后,贝莱德基金又发行了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等相关产品,不过都没有延续首只产品的募集规模。
贝莱德基金产品数量增多了,而管理规模却出现下降。Wind数据显示,2022年末,贝莱德基金管理产品达4只(多种份额合并计算),公募管理总规模为53.98亿元,较只有1只产品时规模缩水了8亿多。
规模缩水的原因是贝莱德基金发行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业绩下跌较大,规模缩水。
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A份额为例,2022年全年,该基金净值下跌18.89%,自基金成立以来到2022年末,累计下跌19.97%。
基金净值大幅下跌,加之投资者赎回,基金资产大幅缩水。2022年末,贝莱德中国新视野资产净值为44.05亿元,与成立时募集资金相比缩水18亿。
权益类产品失利,使得贝莱德基金做出调整,开始在固收领域特别是债券方向布局。
2023年以来,贝莱德基金加大了在固收领域的布局,截至2025年6月30日末,贝莱德基金发行成立了8只债券类产品,占到总产品数量的一半。
随着固收发力,在债券类产品上的大力布局,贝莱德基金的公募规模有了好转。Wind数据显示,2024年末,贝莱德基金公募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大关达107.85亿元,债券型产品规模达70.32亿元。
不过好景不长,2025年以来,贝莱德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再度缩水。Wind数据显示,2025年6月30日末,贝莱德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68.60亿元,较2024年末缩水了39.25亿元,缩水达36.39%。
贝莱德基金发行首只产品时,公司总规模为66.8亿元,2025年上半年末,16只产品规模为68.60亿元,4年多时间,产品数量扩张的贝莱德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几乎是原地踏步。
观察发现,贝莱德基金的债券型产品缩水明显。2025年6月30日末,公司债券型产品管理规模为31.17亿元,较2024年末缩水了39.15亿元,缩水达55.67%。
固收领域的发力布局,在一段时间内帮助贝莱德基金提升了规模,然而想要规模持续稳健发展,还需要继续加码固收,提升产品体系。
王登峰的转入或许就是贝莱德基金加大固收领域转型发展的大动作。王登峰有着丰富的固收领域经验,在天弘基金任职时管理余额宝10年时间,长期管理货币型产品,贝莱德基金或许凭借王登峰的经验打造自己的货币基金。
除了管理经验外,王登峰的加入或许也有助于贝莱德基金加深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化合作关系,拓宽自身产品的销售渠道。
王登峰加入,能否打造属于贝莱德基金的“余额宝“,能否进一步提升贝莱德基金在固收领域的发展,进而带动规模增长?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