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狂销120亿,液冷、机器人双龙头,开挂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飞鲸投研 时间:2025-08-19 20:22:16



算力狂奔,温度是绕不开的坎!

就像人跑步完会出汗,机器在高强度运转时,内部各种电子元件也会发热。

可不要小瞧这些热量,毕竟电子元件有个十度法则,即工作的温度每升高10℃,元器件的寿命就会腰斩。

正因如此,小到手机芯片、大到量子计算机,各种精密设备的运转最后都需考虑散热。

像超导量子计算机要在-273℃的环境下工作,Facebook把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建在冬天温度在-20℃的瑞典北部小镇就是典型的例子。

放眼如今,AI算力需求持续攀升,数据中心为此密集部署高密度的服务器集群,背后便是与日俱增的散热压力。而如何高效降温,正在成为支撑算力持续狂奔的挑战。

液冷技术,便脱颖而出了!

我们知道,当前数据中心的主流降温方式有风冷和液冷。

风冷就像给机柜开电风扇,用空气流动把热吹走。但随着单机柜功率突破15kW,尤其是进入高密度计算环境,单纯加大风量便难以驱散积热,所以这更适用于低功率密度的数据中心。



相比之下,液冷技术的优势比较明显,通过液体接触热源,实际冷却效率可达风冷的数千倍,且单机柜的支持功率上限可提升至200kW。

尤其是,液冷系统能将数据中心的能效比(PUE)控制在1.15以下,这意味着数据中心的电力几乎可以全部用于计算,而非其他设备的散热消耗。

据预测,2025-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的市场规模有望从30亿美元一路上升至接近8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



就目前的液冷市场来看,英维克作为龙头领跑行业,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曙光数创、中科曙光和浪潮信息等企业也都形成了规模出货,且凭借技术创新加速崛起。

而银轮股份,同样是个不能忽视的力量。

一般来说,优秀的企业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银轮股份便是如此。

过去银轮股份在汽车热管理领域全线布局,其热管理产品囊括了发动机、电池和车身等各个方面,目前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产品品类最齐全的供应商之一。

而且,凭借高效换热和系统集成化的技术能力,银轮股份也成功切入了特斯拉、卡特彼勒等众多龙头的供应链。

但,若只把银轮股份视作简单的汽车热管理龙头,那就小瞧它了。

依托多年沉淀的汽车热管理技术,让银轮股份积累了成熟且可复用的技术底座,从而在2023年便凭借技术复用优势顺利闯进了液冷领域。

之后,公司针对服务器、发电机和数据中心等不同的散热场景,相继推出服务器浸没式液冷设备、发电机专用冷却模块等系列产品,面向海外还开发了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从成果来看,仅2024年一年,银轮股份便一举斩获了301套数据中心的液冷散热系统订单。如今,其数据中心液冷的产品矩阵更在逐步完善,部分品类已经在为头部客户量产配套。



而银轮股份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把汽车热管理的技术平移到液冷只是第一步,银轮股份更大的落子,是把热控方案继续下沉到机器人领域!

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升温,银轮股份也是深谋远虑,在2024年8月便增设了AI数智产品部,专门孵化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相关产品。

从布局来看,银轮股份圈定的是负责抓握的灵巧手、驱动关节旋转的伺服模组和完成直线推拉的线性执行器。这也是人形机器人的三大核心执行单元,可见公司颇有全链路打通的意味。



这种全链条布局的野心,正在通过战略合作加速变现。

就在2025年6月,银轮股份跟伟创电气、科达利和开普勒机器人等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银轮股份出资1000万元,持股20%。

要知道,伟创电气能把矢量控制、机械共振抑制等算法注入关节执行器;科达利具备领先的轻量化、规模化制造工艺;开普勒公司更是有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经验。

而银轮股份自身手握高效换热和车规级精密制造技术,能解决高功率电机散热问题,延长灵巧手使用寿命,正好能和这些企业的优势形成互补。

强强联手,各家的技术叠加能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银轮股份也有望在研发效率、产品性能上大幅提升,加快机器人产品的落地速度。



当然,能把触角伸到液冷和机器人,其最足的底气就是主业扎实。

2024年,银轮股份的汽车热交换器产品的产销量分别达到2600万台、2549万台,稳居行业第一。

这也支撑着公司2024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127亿元、7.8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5.28%、28%。



与此同时,随着销量和利润规模同步扩大,也为银轮股份带来了较好的现金流入。

2024年,银轮股份收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7.1亿元,同比增长了10%,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2.05亿元。

拉长时间回看,这已经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连续5年保持正向且稳步扩大了,无疑成为银轮股份敢于加码液冷和机器人的底气。

毕竟现如今,液冷市场方兴未艾,人形机器人行业更是尚在商业化初期,公司业务还未真正放量,需要不断投入真金白银守住先发优势。

为此在2020-2024年期间,银轮股份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其研发费用从2.69亿元连年增长至5.73亿元。研发费用率也始终保持在4%以上。

总而言之,厚积薄发,终有回响。

现金流托底,研发不停,银轮股份正把眼下在汽车热管理领域沉淀的技术厚度,兑换成未来的优势。

当然,实力使然,银轮股份布局液冷和机器人自带加速度,进而也有望收获更多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