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本文字数:206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李秀中
“西电东送”经过20年的发展,电力供应格局正在逐渐变化。随着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作为西电东送主要基地的四川省已经由“能源输出”向“送受并存”转变,而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西部省份外送电量持续增长。
四川用电需求持续攀升
8月5日,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攀升至7418.6万千瓦,这是今年入夏以来四川省最大用电负荷第4次刷新历史纪录,较去年最高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约7%,比2022年夏季四川高温限电时最高用电负荷的5910万千瓦增长了25.5%。
在8月20日举行的“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胡朝华表示,“十四五”以来,四川全省负荷、用电量分别增长超过47%和40%,为四川省GDP总量跃升并保持全国第五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曾光也在会上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四川全省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419万千瓦。坚持电调、水调、气调、煤调、雨调,五调联动,确保了全省电力供应安全平稳有序和成都世运会电力保供万无一失。
从2022年遭遇高温限电之后,四川对电源电网规划建设进行了调整。目前,全省电力总装机接近1.5亿千瓦,建成投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个,线路8000公里,提升各级电网供电能力超2000万千瓦,四川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多、运行最复杂的省级电网。
虽然四川电网运行保持稳定,但是其电力供需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负荷电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四川省能源发展已由电力电量“紧平衡”向“双缺”、由“能源输出”向“送受并存”、由“水电为主”向“水风光一体”转变。
为了解决电力电量需求持续增长的缺口,最近几年,四川也积极争取从省外购电。目前,四川主要通过德宝直流购进陇电,通过渝鄂直流从华中购电,甚至通过跨区电网从东北购电。四川也在规划推动疆电与陇电入川。
曾光表示,对四川能源发展而言,“十五五”时期新老问题复杂交织,需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挑战。
曾光称,一是总量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初步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电力需求仍将延续“十四五”刚性增长态势,安全充裕、经济高效的能源供给还面临较大的压力。二是能源安全保障韧性依然不足。水电开发接近尾声,火电建设面临多重矛盾,电力系统存量调节能力和电网互联互济的能力仍需提高。三是能源系统性集成性改革任务仍然较重,电力市场与能源市场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西藏新疆内蒙古外送电量大增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欧阳昌裕在前述会上表示,未来1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仍然维持中速增长,按照初步预测,在“十五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5.6%左右,在“十六五”期间还将维持在4.3%左右。
欧阳昌裕还表示,在能源转型、信息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算力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攀升,电解水制氢蓬勃兴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10年电力驱动型新型产业合计将带来超过2.5万亿千瓦时用电增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贡献率将高达四成。
在此背景下,未来电力需求的增量将从哪里来保障?
6月10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疆电入渝”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实际上,近年来,在新能源装机的大幅增长之下,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快速增长。
内蒙古是我国发电量最大省份,多年来,内蒙古一直蝉联第一。2024年,内蒙古的发电总量达到8179.7亿千瓦时,占据全国发电总量的8.69%。而新疆2024年发电量约为5313.2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五。
根据当地电力部门的公开数据,2024年,内蒙古特高压电网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400亿千瓦时,达到6477亿千瓦时;新疆外送电量超126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发电量是主要的增长力量。
2024年底,新疆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规模过亿的省份。2024年,新疆电网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新能源发电量增量超总电源发电量增量的80%,新能源发电量及占比持续增长,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和发电量增量主体。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持续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光伏帮扶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规模突破1.7亿千瓦、新能源外送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在内蒙古和新疆之后,西藏的水电资源优势也潜藏巨大的空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林芝开工,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自2015年首次开展“藏电外送”以来,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累计达157.9亿千瓦时,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藏电外送”不仅推动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为全国电力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持。
微信编辑| 七三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