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拼多多发布《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多多好特产”加码扶持农货商家,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雷峰网 时间:2025-08-22 14:19:05

8月22日,拼多多发布《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在“多多好特产”的加码扶持下,农产品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7%;平台经营生态持续优化,农货商家数量加速增长,00后农货商家数量增长超30%;供给丰富度和品质不断提升,优质品种、新质商品等SKU增长54%,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重磅惠商计划“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内投入千亿资源,全力构建共赢生态。在农产品领域,依托“千亿扶持”,拼多多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加码水果、海鲜、蔬菜、肉类、农副加工产品等品类的扶持,深入全国各大农产区,探索农货上行新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的新质转型。


▲截至目前,“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已走进浙江舟山等数百个农特产区。树森|摄

截至目前,“多多好特产”专项小组已先后深入浙江舟山、湖北荆州、河南商丘、辽宁大连、宁夏银川、云南昆明、海南万宁等地,为数百个农特产区的商家推出定制方案,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增产增收。

品质成关键,优质品种加速上行

报告数据显示,在“多多好特产”扶持下,全国各地农产品加速出山进城,其中,时令水果销量同比增长51%,海鲜水产同比增长48%,此外,蔬菜、肉蛋、乳品饮料等品类亦保持高速增长。

为扶持优质农货,“多多好特产”推出“百亿精选”专项,重点向品质农产品倾斜。报告数据显示,在“百亿精选”资源扶持下,品质农货、优质品种加速上行。以水果类目为例,荔枝、西瓜、蓝莓、凤梨、牛油果成了上半年销量排名前五的水果,其中,蓝莓、牛油果等“贵族水果”加速走进寻常百姓家。

今年是荔枝丰产年,除了妃子笑等常规品种外,白糖罂、糯米糍等中高客单价的荔枝品种销量增长超3倍,高客单价的仙进奉销量更是同比增长5倍,远高于荔枝整体销量增长。由于土地成本、人工费用较高,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等上海特产长期以来均是大都市里“小而美”的存在,在拼多多扶持下,这些“都市土特产”正逐步从上海等地区走向全国,其中,8424西瓜销量增长68%,在西瓜品种中增速亮眼,南汇水蜜桃销量亦增长63%。


▲在“多多好特产”赋能下,优质荔枝品种加速上行,走进千家万户。陈振豪|摄

报告数据还显示,在“多多好特产”扶持下,平台的农产品供应链能力明显提升。以梭子蟹为例,由于冷冻容易导致梭子蟹品质大幅下滑,长期以来,梭子蟹均难以实现线上销售。今年东海开渔季,在拼多多赋能下,结合打氧、冷链等技术,梭子蟹全面登陆拼多多,从舟山码头直邮消费者餐桌,部分地区甚至实现当日达。

发力深加工,商家扩大产品矩阵

除了推动农产品上行,“多多好特产”专项小组亦深入农业加工端,以数据技术、消费洞察等方式赋能商家开拓产品销售形式,提升农业附加值,打响品牌知名度。

4月,重庆荣昌卤鹅因“卤鹅哥”花式投喂网红“甲亢哥”而走红网络。为助力荣昌卤鹅非遗品牌借热度进一步扩大声势,“多多好特产”结合平台优势资源,通过集中曝光和流量倾斜,帮助渝飨记等荣昌卤鹅老字号品牌加速破圈,日销单量增长15倍。

报告数据显示,在“多多好特产”扶持下,荣昌卤鹅等地道风物、特色小吃、各类农副加工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2%,进一步激活商家经营活力,产品更趋精细多元。


▲借助“多多好特产”扶持,渝飨记等荣昌卤鹅老字号品牌加速破圈。刘力 |摄

以海鲜水产类目为例,由于东南、东部沿海地区上半年均进入了伏季休渔期,不少商家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营收减少的困境。在“多多好特产”赋能下,沿海地区商家依托既有货盘,通过引入加工环节,让单一产品拥有了丰富的销售场景,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在浙江舟山,当地海鲜商家通过将生虾制作成虾滑、虾饼,将鲜鳗鱼制成蒲烧鳗鱼、烤鳗鱼片等,不只拓宽了产品的销售路径,还在上半年的海鲜淡季获得了可观的营收,虾滑、虾饼、蒲烧鳗鱼等产品均登上平台的热销榜单。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西部地区。刺梨是贵州特产,尽管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口感酸涩,长久以来被人们视为“路边杂果”,一斤售价不到3元,尽管当地企业开发出刺梨汁等产品,但销售半径难以突破川贵地区。在拼多多赋能下,结合当代年轻人的养生需求,刺梨汁成为了新晋网红饮品,伴随着刺梨汁走向全国,刺梨也成为了贵州的百亿产业之一。

“辣条之乡”湖南更是走出了不少品牌“新势力”。在拼多多扶持下,经营18年的零食品牌缺牙齿凭借一包“爆辣”的素牛肚走向全国,日销稳居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零食类目前列,成功俘获年轻消费者,成为湖南零食圈的一匹黑马。

解码新需求,县域消费持续升级

在消费端,报告数据显示,在“多多好特产”的加持下,农货产品的优质供给不断丰富,农产品的仓储物流进一步升级,全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得到持续满足,优质农货加速涌进县域地区。

以海鲜水产类目为例,春节后,中国海鲜市场逐步进入供给淡季。在平台赋能下,全球优质海鲜产品加速上行,填补了伏季休渔期的市场空白。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海鲜水产类目的前三大热销产品分别是大连海参、南美白虾、挪威三文鱼,小镇中青年成为县域消费的主力军,购买白虾和三文鱼的频次明显提升。

此外,在平台赋能下,大连海参的销售形式从以往的干参、即食海参、鲜食海参向海参肽、佛跳墙等制品拓展,既丰富了海参的销售形式,也满足了消费者的滋补需求。

针对年轻一代多元的细分需求,平台利用大数据精准赋能商家,助力商家在产品研发、包装、营销等多环节进行创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拼多多的海量订单帮助噜咪啦从传统经销向定制化生产的模式转变。付兴华 |摄

地处云南乌蒙山深处的昭通,被称为“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这里几乎家家户户以种植土豆为生,成长出如噜咪啦、子弟等本地鲜切薯片品牌,在“多多好特产”扶持下,这些品牌正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网红薯片”,加速从云贵高原走向全国。

以噜咪啦为例,借助平台对消费需求的洞察,噜咪啦开发出折耳根、舂鸡脚、黑松露牛干巴等热销口味,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拼多多的海量订单更帮助噜咪啦从传统经销向定制化生产的模式转变,极大提高了产销效率,带动当地超1.1万户农户增收。

此外,如木马季、光合力量等新锐品牌亦借助拼多多赋能,通过创新产品研发,推出0蔗糖全麦面包、风干鸡胸肉等,满足年轻一代的细分场景需求。

西部特产热销,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去年9月,拼多多免除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电商西进”落地至今将满一周年。报告数据显示,在“多多好特产”扶持下,西部地区商家数量大幅增长,销量同比增长58%,羊肉、乳制品、特色小吃等热销全国。

以羊肉为例,尽管上半年并非传统羊肉消费旺季,但“多多好特产”通过拓展消费场景,结合烧烤季等夏日经济专项资源,助力羊肉开拓销路。报告数据显示,甘肃、宁夏、内蒙古等产区的羊肉在肉类中销量增速亮眼,其中,肚包肉、羊排、羊肉串成为肉类热门单品,销量同比增速远高于羊肉。

此外,宁夏、甘肃等地的传统乳业品牌亦在拼多多赋能下“焕新”。庄园牧场是甘肃当地经营了25年的乳业品牌,因酸奶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庄园牧场结合文旅,根据甘肃各地特产小吃研发出了苦水玫瑰酸奶、浆水酸奶、醪糟酸奶等甘肃风味,在拼多多资源扶持下,上线便受到消费者热捧。


▲在拼多多“千亿扶持”下,海参等水产品热销西部地区。秦久|摄

东部地区的优质产品也加速销往西部市场,海参等海鲜水产在西部走俏,辣条等零食也深受西部消费者喜爱,进一步激活西部地区经济活力。

“多多好特产”项目负责人表示,在“千亿扶持”的资源加持下,“多多好特产”成效已逐步显现,农产品销量快速增长,优质产品加速上行,商家经营体验持续优化,进一步带动了各地农货出村进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多多好特产’专项,扩大对农货商家及农特产区的扶持力度,带动更多农业从业者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