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等待产品80分时刻!vivo头显只试不卖,MR行业重量价格生态三山难越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华夏时报 时间:2025-08-22 18:22:19


本报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谁会成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革命性的显示设备?看起来,MR头显是手机厂商们青睐的方向之一。

不只苹果的vision pro在去年上市,三星电子的首款MR头显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8月21日,vivo也率先于国内手机厂商中推出vivo Vision混合现实(MR)头显探索版,不过vivo目前并不打算将这款MR产品公开售卖。这源于重量、体验、价格以及生态等诸多因素已经交织成一张大网,拦在MR行业前进的道路上,等待着被突破。

不打算售卖的头显

vivo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MR头显的手机厂商。

《华夏时报》记者从vivo方面了解到,vivo Vision探索版历经四年打磨,搭载OriginOS Vision系统,采用Micro-OLED屏幕方案,并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公开资料显示,这是高通专为MR头戴设备设计的芯片平台。此外,需要提及的是,相较行业同类产品平均600-700克的重量,vivo Vision探索版的重量仅有398克,而高83mm、厚40mm的尺寸也比行业均值缩小了26%。

对于为何要进军MR领域,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8月20日的一个活动中表示,MR设备可以满足用户对大屏、沉浸式体验的需求,同时在未来机器人时代,MR可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服务于家庭机器人发展。他在去年年末的一次媒体交流中还曾透露,vivo的MR研发团队当时已壮大至500人。

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丁少将认为,vivo布局MR是为抢占下一代计算平台入口,满足用户对大屏沉浸感的需求。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手机厂商做头显的优势在于硬件研发、供应链整合能力强,且拥有庞大的移动应用生态和开发者社区,可快速丰富内容应用。”

不过这款头显产品,vivo并不打算对外发售。vivo方面告诉记者,自8月22日起,vivo Vision探索版将正式开放体验,首批覆盖北上广深等城市共13家vivo官方授权体验店。

对于不出售的原因,胡柏山在上述8月20日的活动中表示,目前vivo Vision探索版的SoC、光机、摄像头、机构件等诸多关键部件已在现有手机供应链中完成布局,价格有望低于一万元,但产品综合评价还不到60分,“如果说要卖给消费者,目标要达到80分。”他当天还表示,如果一开始硬件体验不好,就会给整个市场和用户留下负面影响,vivo宁可慢一点,“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在2-3年内提供80分的产品。”

MR爆发尚待时日

MR行业早有先行者入局。

2015年微软就对外发布了自家的第一代MR产品HoloLens,苹果也在2023年6月的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其首款MR头显设备Apple Vision Pro,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当时称,“这标志着一个旅程的开始。”

不过这两家公司的MR产品,并没能像十多年的iPhone4那样,横空出世成为革命性爆款手机。

微软已经在去年10月正式确认停止生产第二代MR产品HoloLens 2,HoloLens 3的开发计划也被曝取消。而苹果的Apple Vision Pro在对外亮相后的一个月,便传出预期产量大幅下调的消息。IDC去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2月在美国市场推出以来,这款MR产品首季销量尚未达到10万台,其预计2024年这款产品的全球销量不超过50万台。

沉重的佩戴体验以及昂贵的价格,都是目前影响MR产品成为下一代爆款的因素。公开数据显示,苹果Vision Pro的重量约为600-650克,价格为3499美元。微软的HoloLens 2重量566克,价格也同样高达3500美元。

wellsenn XR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何万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MR的价格下降,靠的是上游屏幕、芯片以及光学的成本降低,同时也要依靠销量,没有量就很难有价格。

但一个现实是,降低了价格的MR产品也没能起量。去年8月,字节旗下PICO推出了首款MR产品PICO 4 Ultra,重量约580g,起售价低至4299元。8月22日,本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观察到,这款产品在该平台的PICO自营旗舰店销量超过2万,在该平台的PICO官方旗舰店(第三方店铺)销量只超过4000。这些数字显然也没能达到爆款的水平。

除了价格和重量外,生态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同样影响着MR产品的销售。胡柏山在上述2024年末的媒体交流中也提及,MR的商业化要看整个MR的生态。他认为MR要找到游戏、娱乐等刚需场景,“vivo是一家比较纯粹的,不做内容生产的公司,所以内容上要看整个生态能不能及时匹配上。”

内容的供应和生态的搭建,显然更需要耐心和时间。在谈及vivo为何不售卖自己的MR新品时,何万城也认为,第一代MR产品在内容生态上肯定需要有积累的过程,现阶段公开售卖,没有内容生态,很容易叫好不叫座,“先提供体验,可以吸引开发者,培育内容生态。苹果的vision pro其实也是这个战略,所以第一代它们的销量也不大。”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价格、舒适度、内容和应用场景都是MR行业的短板,“要逐步补齐,再等两三年吧。”

责任编辑:于玉金 主编:寒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