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每小时提取1800个毛囊单位,华山医院携企业研发国内首个植发机器人已上市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8-25 18:22:46



治疗脱发,植发已进入机器人时代。22-24日在沪召开的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教授透露:由华山医院、磅策医疗等联合自主研发的HAIRO®植发机器人,已于今年正式上市,这也是全国乃至亚洲首个植发机器人,彻底打破国际产品垄断格局。

雄激素性秃发(又称“雄秃”)已成为常见病,我国男性群体发病率高达21.3%,女性达6%。据统计,全国约有1.7亿人深受脱发困扰。针对雄秃,口服药物、微针、毛发移植等是主流治疗手段。以毛发植入为例,目前我国植发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年服务人群突破100万人。

专家介绍:以往,植发手术更加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操作熟练度,技术不过关可能存在毛囊横断率高、效率低等问题。如何提升手术精准度与效率,实现适配亚洲人毛发的技术?四年前,华山医院与企业瞄准市场需求,突破传统人工操作局限,围绕毛发检测诊断、治疗、养固整体流程开启植发机器人项目研发。从产品设计到临床测试,去年这款名叫HAIRO植发机器人首次亮相。

植发机器人,与传统手术有何不同?吴文育介绍:机器人深度融合AI、机器人与创新理念体系,能解决植发行业高人力、高能耗的问题,提升手术精准率和毛囊存活率。一般来说,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每小时可以提取2000株毛发,HAIRO可以每小时提取1800个毛囊单位,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机器人对毛囊的自动提取准确率达到95%,单个毛囊提取时间不到2秒,取发精准度达到0.01毫米,深度精准度在0.05毫米。聪明的HAIRO还能高效分离各类型毛囊,减少毛发供区、受区创伤,在达到隐痕效果的同时有效缩短患者恢复周期。

植发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在哪里?磅策医疗创始人张兆东解释其技术内核,HAIRO可以通过融合双目视觉、深度视觉与红外光源技术,结合头部动态追踪系统,辅以超进口同类三倍的AI算力平台,实现穿刺前六次智能路径规划与手脑同步操控功能。“6+3”自由度机械臂突破人体工学极限,最终连续完成高精度优质毛囊提取。

相比传统手术,机器人还能实现小创伤、快恢复,为患者大大提升了术后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植发市场渗透率仅0.5%,民营医疗是主力军,占比约86%。植发机器人的问世,将可有助于提升医生手术技能和效率,缩短医生培养时间,加速植发能力标准化、均质化发展。

就在不久前,由华山医院与企业共同发起的《植发机器人标准化体系建设白皮书》发布,同步启动植发医生培训计划。白皮书首次根据植发机器人实践系统梳理了植发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全流程标准框架,填补了国内技术规范空白,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标尺与安全基准。目前已有多家医疗机构选购HAIRO,华山医院也因此实现了千万级的技术转化。

此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承办。会议成立了皮肤关键领域的11个协作组,旨在促进跨学科、跨机构合作实现协同攻关和资源共享。



会议还设有动人环节:多位专家深情缅怀我国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杨国亮教授的光辉业绩与育人风范。杨国亮教授一生横跨三个世纪,他在华山医院皮肤科仅有三人的初创时期,就规划了皮肤病理、生理、外科等亚专业发展方向,他曾自主研发我国皮肤科领域第一台音频电疗,开拓汉墓第一次皮肤研究,奠基全球第一大皮肤科系“华山皮肤”,其学术精神穿越时代,同时引领新一代医生学者持续创新不断进取。

原标题:《每小时提取1800个毛囊单位,华山医院携企业研发国内首个植发机器人已上市》

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