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钉钉十周年,新版本能否打破“大同小异”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北京商报 时间:2025-08-25 22:22:54

回归4个月,筹备4个月,钉钉创始人、CEO陈航(花名无招)在回归后首次公开亮相。8月25日他正式发布钉钉8.0版本,一口气推出钉钉One、企业AI搜索引擎"AI搜问"和智能硬件等功能。时间回溯至2015年,钉钉从一场"盛大的失败"中诞生——一群年轻人在不足200平方米的民房里,用一款颠覆性的企业通讯工具,让阿里在激烈的社交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今,2025年,钉钉上的企业组织数超过2600万家,付费组织数突破19万家。此次发布8.0版本,钉钉和企业微信、飞书在表格、搜索等功能上默契十足,作为互联网背景的协同办公平台前辈,陈航能否用4个月实现钉钉的二次蜕变?不管新版本能否解答这个疑问,钉钉和陈航都需要烧几把火。


是8.0也是1.0

"全新钉钉,AI时代的工作方式",手机应用商店上,钉钉8.0版本强调了两个关键:新和AI。

4个月前陈航回归钉钉,在客户拜访中他收到大量声音,诸如"设计比较陈旧""功能排布臃肿"等。"我们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升级,这一次主要做三点:简洁、高效、以人为本。"

据他介绍,钉钉把所有的设计进行解构,从标题到按钮,再到分割线,还重新进行了颜色的搭配组合,将所有的功能进行简化。"这绝对是一个全新的钉钉,让工作重回专注。""钉钉8.0也是AI钉钉的1.0,我们决心清空过去。"陈航多次强调。

以钉钉One为例,传统的工作方式中,用户每天处理的大量工作信息,分散于群聊、待办、会议、文档、表格等多个场景中,人需要主动去找信息,低效且很难专注。钉钉One将所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与任务,由AI按优先级整理后,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由"人找事"变成"事找人"。

钉钉One也被设计为人与AI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统一入口。用户可以长按One按钮语音对话,指挥钉钉里的各个 Agent(智能体)为自己处理工作,例如发起会议、创建待办,搜索信息、整理项目进展、进行知识问答或者汇总AI表格中的数据,大幅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可以简单理解为,钉钉One是一个员工的个人秘书。在协同办公赛道,这种AI助手、AI秘书概念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和同类产品相比,也没有和钉钉One功能完全重合的,但产品部分功能交叉是常事。

"跟自己比有很多全新"

"新钉钉比老钉钉有很多新点",体验过新版钉钉的一位办公软件公司高管张征(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跟自己比就行了,功能点都是新的"。

作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张征的公司和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都有合作。在他看来,"现在企业的办公业务主要是聊天、拉群、开会、写文档,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就围绕这四个动作做一些AI的东西"。

钉钉和企业微信升级时都重点介绍的AI搜索,就是围绕这四个方面。

目前,基于大模型的AI搜索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但通用大模型往往难以运用于企业场景中。工作中的聊天记录,企业长期沉淀的文档,项目的会议纪要,协作产生的邮件、审批流,这些信息散落在各处,想找时找不到。

钉钉当天发布的企业AI搜索引擎"AI搜问"可以搜人、搜事、搜知识、问进展,基于用户的权限范围,精准给出答案。

按照企业微信的说法,企业微信最新的智能搜索功能,可以采用口语化提问,AI会自动关联聊天、文档、会议、邮件等场景,精准定位文档最终版本,自动汇总数据等。

表格也是多家趋于共识的业务,借助AI表格助理,钉钉用户用对话描述想法,就能自动生成AI表格、自动化工作流、仪表盘,也可以直接进行问数、公式统计,或者对表格排序、填色、加宽等基础操作,进一步降低AI表格使用门槛。

飞书7月初召开未来无限大会时,这样介绍多维表格,"用多维表格搭建销售、人力、电商等系统,无需采买、无需研发介入,一线员工在短时间内可打造属于自己职业的业务系统"。

烧几把火

共识之外,钉钉、业内人士和外部观察者也有看法差异。

"没发现钉钉功能臃肿",一位熟悉办公软件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太臃肿了,不停加功能,很难靠软件本身的审美、优雅的设计和简洁的功能取胜。"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的这种感受,陈航当天也曾提及。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开发者和使用者的矛盾。

作为同一赛道的同行和合作伙伴,张征对新版钉钉的关注不仅在软件层面,"钉钉的录音硬件以及其他的Agent,是外部独立厂商做成的,钉钉借鉴过来,利用自己的平台渠道做更大规模推广"。

对他来说,这种升级在预期之中。

钉钉AI听记是一款语音记录工具,依托大模型实现语音内容的实时转写、语义分析与智能摘要。DingTalk A1是钉钉推出的首款AI硬件,与AI听记软硬件协同。

抛开业务层面的改变,外部变化也是引发钉钉求变的重要因素。"钉钉着急了""需要烧几把火",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

根据艾瑞咨询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平台市场规模117亿元,2025年将达到139亿元。在这一赛道,企业微信、钉钉和飞书属于互联网厂商,此外还有传统OA厂商、其他专业软件厂商。由于第三方权威机构仅披露至2023年数据,最早一批进入协同办公市场的如蓝凌、泛微、致远三家厂商市场份额年达到45.5%,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市场份额均为7.1%。

在王超看来,"钉钉这十年,先是老员工内部创业,再被集团拿走做云业务,经历了无招出走、Yun钉一体,现在转一圈又回到无招手里。实际上,这反映的是过去十年里阿里的多次业务架构调整,钉钉作为附属品跟着沉浮"。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