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光大保德信:高管变动频繁总经理离职 打造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或遭遇“困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金证研 时间:2025-08-26 00:09:27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观澜/作者 南枝/风控

自2025年7月28日起的近三周,权益类基金发行总数已达85只,占比超八成。此前,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推动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

2025年3月,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保德信”)曾表示,除了专注于打磨固收业务这一金字招牌外,也聚焦深度研究,打造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次月,时任总经理刘翔离职,副总贺敬哲代任总经理。而近年来,光大保德信高管变动频繁,旗下多名权益老将或“流失”。

在此背景下,光大保德信营收与净利润“三连降”,2021年起旗下基金规模呈下滑趋势增长或“停滞不前”,基金规模或“股弱债强”,且多只“迷你基”遭遇清盘。此外,光大保德信的股基及混基的基金规模双双下滑,多只权益类产品近三年业绩跑输大盘的另一面,另有多只权益类基金的换手率超500%。在现任董事长董事长王翠婷的带领下,未来总经理上任后,光大保德信投研体系及人才梯队建设或值得关注。

一、基金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三连降”,近四年旗下基金规模增长“停滞不前”

成立于2004年4月,光大保德信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分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且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占有55%和45%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光大保德信的总经理离任,由副总贺敬哲代任总经理。而近年来,光大保德信不仅营收及净利润连续“开倒车”,其旗下基金规模也在“缩水”。

1.1 2025年4月15日总经理刘翔四年任期后离职,副总贺敬哲代任总经理

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前,光大保德信上一任总经理刘翔任职时长已超过4年。

2025年4月15日,光大保德信的总经理刘翔因个人原因辞任。同日,光大保德信副总、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贺敬哲将代任总经理职务。

回溯刘翔履历,其自2020年7月担任光大保德信总经理,任职时长近4年9个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前,刘翔曾在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盐田支行外汇会计、国际部经理、香港代表处代表;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担任同业银行部境内银行室客户经理;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市场发展部渠道主管、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华南营销中心总经理、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合伙人、执行委员会委员、首席市场官、执行委员会联席总经理。

需要指出的是,接任总经理一职的是贺敬哲,其曾在光大证券工作时间任职多年。

具体来看贺敬哲的履历,大学本科,2001年10月至2005年8月在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历任中兴路营业部电脑部经理、信息技术部技术管理经理;2005年 8月至2021年1月在光大证券历任信息技术部技术管理经理、信息技术部运营维护管理处副处长、信息技术部系统运行处处长、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兼系统运行处处长、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信用业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资产托管部总经理;2021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现任副总经理、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

截至查询日2025年8月22日,光大保德信尚未发布新一任总经理正式上任的公告。

1.2 营收与净利润“三连降”,2021年起旗下基金规模呈下滑趋势

四年任期背后,光大保德信近四年来的基金管理规模增长或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下降。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各期末,光大保德信旗下基金的净资产规模合计分别为1,068.57亿元、979.01亿元、818.56亿元、811.43亿元、756.49亿元,已连续四年下滑。

2025年一季度末及2025年6月末,光大保德信旗下基金的净资产规模分别为779.99亿元、784.45亿元(部分披露)。

此外,2021-2024年,光大保德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整体呈下滑趋势。

据光大证券2021-2024年报,2021-2024年,光大保德信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4亿元、5.19亿元、4.85亿元、3.6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1.05亿元、0.89亿元、0.47亿元。


可见,光大保德信自成立以来,其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于2020年末突破千亿元,达1,068亿元。而后自2021年起,光大保德信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呈下滑趋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不足800亿元。此外,2022-2024年,光大保德信的营收及净利润“三连降”。

即在自2020年7月刘翔担任光大保德信总经理至离职的四年多时间,光大保德信旗下基金的净资产规模持续滑坡。而在贺敬哲代任总经理后,光大保德信截至2025年6月末部分披露的基金管理规模合计仍不足800亿元,后续是否具备增长态势,或值得关注。

二、高管变动频繁权益老将或接连“流失”,曾因内控问题收问询函

作为资本密集、人才驱动型行业,公募基金人才频繁变动背后受业绩考核要求、行业发展变化等因素影响。与此同时,人事频繁变动也会影响基金管理风格。

此外,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及,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充分发挥国有大股东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功能,推动董事会、管理层履职尽责。此方面,光大保德信近年来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

2.1 近年来高管变动频繁,多名权益老将或“流失”

2025年4月,不止总经理发生变动,光大保德信新任督察长正式上任。

据光大保德信高级管理人变更公告,2024年10月10日,时任督察长管江因个人原因离职,同日由时任总经理刘翔代任督察长。次年4月10日,光大保德信新任督察长亓磊履新。自亓磊任督察长之日起,时任总经理的刘翔不再代为履行督察长职务。

此外,2024年6月11日,龚俊涛出任光大保德信新一任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

而回溯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光大保德信的高管变动同样值得关注。

具体来看,2020年2月,包爱丽因个人原因离任总经理,由时任董事长林昌代任总经理职务,直至同年7月刘翔履新总经理。同年8月,原副总经理李常青亦因个人原因离任;2020年11月12日,翟昱磊出任首席市场总监。

2020年11月6日,原董事长林昌因光大保德信股东另有任用离任,王翠婷于11月23日出任光大保德信董事长,刘翔不再担任代理董事长职务。

2021年2月26日,时任首席运营总监的贺敬哲成为新任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而原副总经理、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梅雷军因股东另有安排已于同年2月2日离任。2022年12月22日,光大保德信原副总经理盛松因公司另有任用离任,并未转任光大保德信其他工作岗位。

另外,2020年以来,高管频繁变动的同时,光大保德信多名权益老将或接连流失。

送出日期为2020年5月23日的《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2025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显示,何奇因个人原因离任,变更类型系解聘基金经理。此后,何奇并未担任光大保德信任何基金的基金经理。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何奇于201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担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任光大保德信鼎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在光大保德信基金任职期间,何奇的“代表作”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混合A,任期回报率为53.14%,在2016和2017年连续两年取得同类排名前五分之一的成绩,并在2019年和2020年取得39.48%、73.95%的年度回报率。

2020年11月6日,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董伟炜因个人原因离任。此后,董伟炜并未担任光大保德信任何基金的基金经理。

需要指出的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投资专业的董伟炜,第一份工作就选择了光大保德信。董伟炜基金从业年限超十年,并始终坚持以持有人利益为先的原则,曾系光大保德信投资回报较为突出的明星基金经理。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董伟炜在光大保德信任职期间,历任7只基金(剔除非主代码基金,下同),涉及过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三类产品。其中,光大保德信景气先锋混合A的任职回报率为71.52%;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的任职回报率为122.18%;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股票A的任职回报率为68.86%。

而后,2021年7月,“老将”戴奇雷离任光大保德信权益部投资总监。而在其任职期间,戴奇雷管理光大均衡精选基金超7年,取得了160.57%的任职回报。2022年9月,原研究总监魏晓雪“清仓式”卸任在管的光大保德信旗下基金,其代表作光大保德信新增长混合A,任职回报率达到271.92%,年化回报率超过14%。在光大保德信任职长达14年之久,历任公司监事、风控管理部总监和量化投资部总监的赵大年,于2023年8月离任。

2025年以来,光大保德信旗下2名权益部的基金经理也相继离职。

2025年1月11日,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基金经理韩羽辰,因个人原因离职,离职前曾在管6只光大保德信旗下的基金。同年,6月7日,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苏淼因个人原因离职,且已在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不难看出,近年来,光大保德信多名老将和权益基金经理“流失”,其投研人才建设是否完备,或该打上“问号”。

2.2 多名高管来自光大证券,2024年7月曾因内控问题收警示函

从光大保德信现任高管团队的背景来看,董事长王翠婷、代任总经理贺敬哲、司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总监龚俊涛等人均来自股东方光大证券。

其中,具体来看,上文提及,代任总经理贺敬哲曾多年在光大证券任职。此外,光大保德信董事长王翠婷,董事长,中欧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先后就职于上海市仪表局党校(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业职工大学)、交通银行;2004年3月加入光大证券,现任光大证券高级专家。

龚俊涛,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资产管理业务岗、副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24年5月在光大证券历任机构业务总部副总经理、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兼机构业务总部副总经理、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兼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202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现任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总监。

在此背景下,2024年7月,光大保德信因内控问题收警示函。

据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2025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7月12日,光大保德收到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原因系个别产品交易的风险管控流程需完善。对此,光大保德信全面梳理及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相关流程,已落实整改方案并通过验收。

不难看出,证监会近年来多次强调公募基金行业需加强合规风控能力,2024年7月曾因内控问题收警示函。而光大保德信基金近年来高管变动频繁,多名权益老将或“接连”流失。

三、基金规模“股弱债强”,两年清盘多只“迷你基”且现存两成基金规模不足五千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称,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投研团队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注重通过平台化、团队化来提高整体投资管理能力。

此方面,近年来,光大保德信旗下超八成基金规模由固收类基金“贡献”,且股票型基金数量尚存续的仅9只。另一方面,光大保德信近两年多只基金遭“清盘”。

3.1 固收类基金数量不及混合型基金,却撑起光大保德信超八成基金规模

作为是市场上最早洞察并建立固收多元化投资业务的公司之一,从基金规模来看,光大保德信固收业务“占大头”。

据光大保德信微信公众平台2023年12月发布的内容,光大保德信基金把固收业务做成了一个定位前瞻、亮点频出、服务数十万投资者的体系。

但“固收+”战略背后,固收类基金规模占据其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超八成。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查询日2025年8月22日,光大保德信尚在存续的基金(剔除非主代码基金,下同)合计75只,其中,债券型基金26只,混合型基金35只,股票型基金9只,FOF基金2只,货币式基金3只。

2021年-2024年及2025年1-3月各期末,光大保德信旗下债券型基金的净资产合计分别为444.76亿元、488.45亿元、525.2亿元、449.26亿元、496.75亿元;货币型基金的净资产合计分别为206.69亿元、173.81亿元、173.09亿元、187.78亿元、165.79亿元。

经测算,同期,光大保德信固收类基金净资产规模合计分别为651.45亿元、662.26亿元、698.29亿元、637.04亿元、662.54亿元,占同期光大保德信旗下所有基金净资产规模的比例分别为66.54%、80.91%、86.06%、84.21%、84.94%。

2025年6月末,光大保德信旗下部分已披露半年报的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基金的净资产规模分别为489.97亿元、182.07亿元。


可见,截至2025年8月22日,光大保德信固收类基金数量不及混合型基金,却近四年撑起光大保德信超八成基金规模。

3.2 2023-2024年多只基金遭“清盘”,截至2025年8月逾10只运营中的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

另一方面,2024年以来,光大保德信多只基金发布清算公告。

据2024年1月4日发布的《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3年12月6日起进入清算程序。该基金自2016年8月19日起正式开始运作,基金规模曾超6亿元。然而,成立逾七年后,截至2023年5月17日,该基金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截至最后运作日2023年12月5日,光大保德信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净资产仅剩779.13万元。

4日后,2024年1月8日发布的《光大保德信岁末红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显示,光大保德信岁末红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3年12月12日进入清算程序。该基金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截至2023年12月11日该基金的净资产为526.61万元。

2024年7月25日发布的《光大保德信鼎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显示,该基金于2015年6月11日起正式开始运作,其曾在2022年末的净资产达到1.14亿元,截至最后运作日2024年6月26日资产净值为1,089.82万元。

同年9月23日,《光大保德信多策略精选18个月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发布。截至2024年8月27日,该基金已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并于2024年8月28日起进入清算期。

除了上述四只于2024年终止运行的基金外,光大保德信2023年另有6只基金清算,分别为光大保德信事件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睿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优选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多策略优选一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裕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短期利率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当前,光大保德信旗下多只尚在运营的基金中,或面临着“迷你基”的问题。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光大保德信还有15只基金的基金规模(合并值)不足5,000万元,其中4只基金的基金规模合并值不足1,000万元。

即光大保德信尚在运作中的基金中,基金规模合并值不足5,000万元的基金数量占比约20%。

简言之,对于固收类基金规模占优势的光大保德信而言,其截至2025年8月逾10只运营中的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或还面临多只“迷你基”的问题。

四、数只权益类基金换手率超500%,权益投资团队多只产品近三年业绩跑输沪深300

2025年伊始,时任光大保信总经理刘翔新年展望中提及,政策的积极定调将持续修复市场对经济稳增长的信心,经济企稳回升后,权益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阶段。而刘翔在任期间,2022-2024年末及2025年一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旗下股基及混基的基金规模双双下滑,多只产品长跑能力或乏力。而刘翔离职后,光大保德信的权益类投资建设,又能否顺利或系未知数。

4.1 股基及混基的基金规模双双下滑,多只产品近三年收益率告负

数据显示,2021-2024年末2025年1季度末,光大保德信旗下股票型基金的净资产合计分别为41.15亿元、30.4亿元、31.95亿元、24.09亿元、24.96亿元;混合型基金的净资产合计分别为245.78亿元、111.37亿元、74.39亿元、59.24亿元、59.31亿元。

经测算,同期,光大保德信旗下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合计的净资产分别为286.93亿元、141.77亿元、106.34亿元、83.33亿元、84.27亿元。

2025年6月末,光大保德信旗下部分已披露半年报的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的净资产规模分别为59.75亿元、24.91亿元。

可见,权益类中的混合型基金规模由2021年末的245.78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59.31亿元,大幅缩水超180亿元,同期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也在下滑。

而权益类基金规模大幅“缩水”背后,部分基金业绩也表现不佳。

股票型基金方面,截至查询日2025年8月22日,9只股票型基金中,除了2025年成立的光大保德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光大保德信中证A500指数A及光大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发起式A未满3年,其余6只基金成立期限均超3年。

其中,截至2025年8月22日,光大保德信消费股票A近三年收益率为-19.01%、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股票A近三年收益率为-23.8%,光大保德信创业板股票A近三年收益率为-2.2%,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主题股票A近三年的收益率为-4.15%。

混合型基金方面,截至查询日2025年8月22日,尚在存续中的35只混合型基金中,成立年限超过3年的基金有30只。而近三年的收益率告负的基金约13只。

其中,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前五的多只基金近三年收益出现较大亏损。光大保德信新增长混合A近三年的收益率为-15.38%、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A近三年的收益率为-21.47%、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混合A近三年的收益率为-14.82%,光大保德信睿盈混合A见三年的收益率为-35.85%。

不难看出,2022年末起,光大保德信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的净资产规模双双下滑。且成立时间超三年的6只股基中,4只产品收益率告负;成立时间超3年的30只混合型基金中,约13只基金近三年的收益率也为负值。

4.2 多只权益基金经理旗下产品近三年业绩跑输大盘,且换手率超500%

在权益投资领域,光大保德信称,既有林晓凤、徐晓杰等老牌明星基金经理持续稳定发挥,又有房雷、詹佳、陈栋等凭借上佳投资业绩成为中坚力量。而崔书田、马鹏飞、王明旭等新生代基金经理也凭借着对投资机会的敏锐捕捉,开始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而截至查询日2025年8月22日,多只权益类基金经理任职回报率或“黯然”。其中,现任权益管理总部权益投资团队副团队长徐晓杰,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值得关注。

截至查询日2025年8月22日,徐晓杰共在管两只基金,均系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2025年8月22日,光大保德信健康优加混合A、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A任期回报率分别为-3.03%、-12.63%。其中,光大保德信红利混合A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8.62%、5.21%、-5.14%,不及同期沪深300的涨幅。

值得一提的是,在管基金规模超10亿元的基金经理王明旭,在管4只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

截至2025年8月22日,光大保德信均衡精选混合A近1年、近2年、近3年的 阶段涨幅分别为18.95%、-4.92%、-31.45%;光大保德信智能汽车主题股票A近3年的阶段涨幅为-4.15%;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股票A近1年、近2年、近3年的阶段涨幅分别为11.26%、-0.37%、-23.8%;光大保德信瑞和混合A近3年的收益率为-3.31%。

而近1年、近2年、近3年,沪深300的涨幅分别系32.14%、16.49%、4.7%。

可见,王明旭在管的混合基金,近三年业绩均跑输大盘。

此外,基金经理崔书田在管5只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其中,光大保德信研究精选混合A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4.5%、-4.42%、-21.06%,光大保德信新增长混合A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8.06%、2.18%、-15.38%;光大保德信中国制造混合A近2年、近3年的收益率分别为8.65%、-14.82%,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A近一年、近2年、近3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4.71%、-1.2%、-21.47%,均分别低于同期沪深300的涨幅。

另外,2025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在会议上曾指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强化对基金投资交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坚决纠治“高换手率”“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

然而,截至2024年底,光大保德信旗下多只混合型基金的换手率超过500%。

其中,基金经理詹佳、唐钰蔚管理的光大保德信永鑫混合A换手率为1,746.7%;基金经理朱剑涛管理的光大保德信风格轮动混合A换手率为540.15%,管理的光大保德信诚鑫混合A换手率为584.15%;基金经理詹佳管理的光大保德信先进服务业混合A换手率为776.66%;基金经理詹佳管理的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换手率为885.73%;基金经理林晓凤、马鹏飞管理的光大保德信睿盈混合A换手率为800.72%。

基于上述多只权益类基金的高换手率情形,对应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稳定,投资策略是否利于实现长期收益,存疑待解。

五、结语

2025年一季度后,光大保德信时任总经理刘翔离职,由副总贺敬哲代任总经理一职。在刘翔任职期间,光大保德信作为基金公司本身,营收与净利润“三连降”,近四年旗下基金规模增长“停滞不前”,且其基金规模呈现“股弱债强”的一面。不止如此,光大保德信旗下多只权益类基金换手率超500%,且另有多只权益类基金近三年业绩跑输大盘。对于几年来高管变动频发、多名权益老将出走的光大保德信而言,在董事长王翠婷、未来总经理的带领下,光大保德信未来的权益投资业务建设,或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本研究分析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交流、分享、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研究分析,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本研究分析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