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 消息:近日,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做客罗永浩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就企业命名话题展开深度对话。节目中,罗永浩提出一个观察:国外企业家以个人姓名命名公司是常见做法,但在中国市场却常引发争议,这种文化差异让"小鹏汽车"的命名策略显得尤为特别。
面对主持人抛出的尖锐问题,何小鹏坦言,自品牌创立七年来,关于更名的建议从未间断。"很多朋友真诚地劝我改名,甚至断言只要更换品牌名称,销量就能实现翻倍增长。"他透露,这种声音背后折射出两大社会心理:一是中国消费者对"洋气"品牌名的偏好,二是本土企业对国际化命名的认知局限。
这位科技企业家进一步阐释品牌全球化战略:"当小鹏汽车以'XPeng'的缩写形式进入海外市场时,反而收获了国际消费者的积极反馈。这个看似'中式'的名字,在跨国语境中却被解读为具有现代感的国际化标识。"何小鹏认为,品牌认知需要经历市场培育过程,"当某个名称被重复一万次,它自然会获得市场认同"。
追溯品牌诞生史,何小鹏揭秘了"小鹏"二字的意外缘分。他透露,公司初创时曾考虑命名为"橙子汽车",但因商标已被某洗车连锁企业注册而搁浅。"对方开价两三百万转让费,这对初创团队而言难以承受。"在筛选数百个可注册商标后,最终选定"小鹏"作为品牌名称,而这一决定发生在何小鹏正式加入公司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