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尤其困难,因为人工智能正在剥夺原本属于他们的初级岗位。
一、“张一鸣悖论”
张一鸣,1983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客家人,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字节跳动原首席执行官(CEO)、创始人,今日头条原首席执行官(CEO)、创始人。
张一鸣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06年,加入酷讯网,从事旅游垂直内容搜索;2008年9月,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加入同乡的王兴(后来的美团创始人)团队,负责饭否网和海内网搜索等 ;2011年,他辞去其创办的九九房首席执行官(CEO)职位。
张一鸣在2012年1月29日,开启了第五次创业之旅,公司取名为字节跳动。
此后“内涵段子”、今日头条、TopBuzz、西瓜视频、抖音、Tik Tok 等现象级产品,陆续诞生,并使得字节跳动成为中国人创办的最伟大互联网企业之一。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人才。
然而,张一鸣对字节跳动这个人才济济的企业,曾经提出了一个招聘“悖论”:
他注意到,字节招聘PM的JD有一条写的是:
——“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
张一鸣跟 HR说,“按照这个要求,陈林(时任 今日头条CEO)、张楠(时任 抖音总裁),我们公司一大批PM,一个都进不来,连我自己都进不来。别说千万DAU产品了,他们加入前,连百万,甚至十万DAU的产品也没做过。”
企业需要大牛,而大牛是从小白养成,但企业又不要小白。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矛和盾
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不再学习如何写简历。
通过AI工具,在几分钟之内,大学生可以拥有多份面向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个性化定制”简历,并为此付费。
遗憾的是,大学生们不知道,自己的 AI之矛,几乎毫无价值。
因为,企业HR那里,还有更先进的 AI之盾。
因为企业HR部门也在裁员,将那些原本负责查阅筛选简历的初级职位,交给了AI大模型。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筛选简历,自动将那些被判定为 AI生成的简历过滤掉。
然后呢?
应聘和招聘 这两端的软件服务供应商,彼此升级AI能力,互相尝试攻破对方。
三、毕业即失业的“码农”
在应届生和毕业两三年的大学毕业生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较高的失业率。
因为科技公司和部门,正在广泛使用人工智能编程助手,这降低了企业对初级软件工程师的招聘需求。
不管是百度还是阿里,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能比人类更快、更好地调试代码。
不幸的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被AI化取代的初级编程和调试岗位,正是他们想要申请、以及原本可以获得的入门级职位。
如果企业都选择不再招聘初级“码农”,那么这些大学毕业生将无法获得初步的实践机会和成长经历,进而造成与上一代的编程前辈们之间技术“断代”。
或许大学高校们已经开始尝试教育改革,引入编程助手课程,来打造新一代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
但是,这需要数年时间以后,才能看到成果。
尾声:
随着法律服务、金融信息、行政文书等越来越多的AI助手工具出现,特别是垂直领域的“智能体”开始普及,更多的初级岗位将受到冲击,或消失。
虽然我们对于汽车取代马车的过程,公认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但是对于在时代变革之中,具体的人类个体命运,也应该给予较多的关注。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