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李湛:2025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在复杂环境中展现韧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时间:2025-08-26 18:23:56

李湛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5.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较2024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彰显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和蓬勃的发展活力。《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博士,深入剖析宏观经济结构创新背后的深层逻辑,探讨经济增长新动力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搜图

李湛: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深圳先行示范区经济专家。

李湛博士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5.3%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有效托底以及内需市场的持续回暖。政策层面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财政政策方面,国债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尤其是特别国债的提前发行,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据统计,上半年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货币政策方面,流动性保持充裕,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下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内需市场的持续回暖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消费方面,尽管居民信心仍在修复中,但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以及服务业消费的升级,推动了消费市场的逐步回暖。投资方面,基建投资的发力对冲了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同时制造业投资保持了一定韧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增长显著。此外,在出口方面,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多元化市场拓展以及政策支持下的转内销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压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上半年经济的稳定增长。

李湛博士对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的整体展望充满信心。尽管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总体来看,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有望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保持稳定增长。政策的协同发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消费和投资的双轨并行将推动内需市场的持续回暖,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国经济将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同时,通过扩大内需市场,中国经济将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协同发展。此外,中国在应对通缩压力、稳定物价水平等方面的政策经验,也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202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方向。会议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并将稳就业放在首位,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升级也是下半年政策的重要特点。结构性工具将聚焦科技创新、消费、小微、外贸四大领域。总体来看,2025年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将更加注重民生托底、产业升级和风险出清,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政策将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