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45岁的深圳,正年轻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星球商业评论 时间:2025-08-27 00:22:00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

深圳的年轻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停歇的自我革新。四十五载风雨兼程,这座边陲小镇用惊人的速度走出了国际大都市的百年跨度。深圳人永远是年轻的秘密,就藏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那时的深圳,是珠江口东岸一个人口33.29万、GDP仅2.7亿元的边陲小镇,街道狭窄、工业空白,与隔海相望的香港有着天壤之别。

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深圳已崛起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GDP突破3.68万亿元的国际化大都市。这座城市的故事,是一部关于青春、梦想和永不停歇的创新的故事。

01 产业进化论:从"三来一补"到"硬核智造"

1980年代的深圳,空气中弥漫着缝纫机的"哒哒"声。"那时深圳河这边是农田,对岸香港已是霓虹闪烁。"老宝安人陈叔说,"但我们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来料加工怎么了?总有一天我们要自己做品牌!"

1990年代,华为从代理交换机起步,比亚迪从生产电池起飞。"我们在华强北租了个柜台,白天卖配件,晚上搞研发。"华为早期员工老张感慨,"那时候谁能想到,中国企业也能制定5G标准?"

今天,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大疆的无人机飞越全球,腾讯的微信连接世界,奥比中光的3D视觉赋能智能制造。"在深圳,你的创意上午还在图纸上,下午就能在华强北找到供应链,一周后样品就出来了。"90后创客阿杰说。

02 创新密码:从"山寨之都"到"原创之城"

曾经,"深圳制造"被戏称为"山寨代名词"。2005年,在华强北花300元就能拼出一部"山寨机"。"我们知道这是过渡期。"手机行业老兵刘总说,"当时积累的供应链能力,后来都成了正资产。"

现在,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全国第一。"我们的专利墙是最好的装饰画。"科创板上市企业创始人王博士笑着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5.81%,相当于北欧创新强国水平。

未来,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正在打造"量子谷""AI岛"。"这里就像一个创新游乐场。"香港90后科学家黄博士说,"早上在香港实验室做基础研究,下午就能到深圳试产,这种便利全球独一无二。"

03 城市进化:从"水田滩涂"到"未来之城"

1982年,深圳第一栋高楼电子大厦竣工时,建设者们在楼顶激动落泪。"当时全市就像个大工地,但我们知道正在创造历史。"首批城市规划师陈工回忆。

2000年代,深圳开始"腾笼换鸟"。当时,忍痛把低端工厂迁出去,很多人不理解,但现在看来,没有当年的壮士断腕,就没有今天的高质量发展。

如今,深圳拥有1320个公园、3600公里绿道;地铁里程从0到547公里,深圳用20年走完了西方城市百年的路。"周末去塘朗山徒步,在前海石看落日,在人才公园夜跑——这就是我们的'深圳生活方式'。"95后金融从业者小陈说。


04 深港双城记:从"前后后厂"到"梦幻联动"

80年代的深圳河,见证了多少"逃港者"变成"建设者"的故事。"我当年游过深圳河去香港打工,后来又回深圳办厂。"港商李先生感慨,"现在两地差距越来越小,真是恍如隔世。"

2012年前海还是一片泥泞,现在已是高楼林立,这里聚集了近万家港企,香港青年创办的企业可获得50万元启动资金。

河套"一区两园"实现"政策包共享",上午在香港科学园开会,下午到河套实验室工作,晚上回香港吃饭,比在北京跨区通勤还方便。


05 文化密码:从"文化沙漠"到"创意绿洲"

80年代,打工文学在铁皮房里诞生。"我们在流水线上写诗,在集体宿舍传阅《深圳青年》。"打工诗人阿洋说,"那种对精神的渴求,现在想起来依然热血沸腾。"

而今,深圳设计周、深港建筑双年展吸引全球目光。"在深圳,设计不只是美学的表达,更是解决问题的工具。"90后设计师林雯说。她所在的团队用设计思维为城中村做微改造,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周末的深圳湾,年轻人带着帐篷和书籍来享受闲暇。"在深圳,奋斗和生活从来不是对立的",00后程序员小杨说,"周末我去图书馆听讲座,去滨海艺术中心看戏,这种文化获得感让我选择留下。"

06 民生温度:从"追梦之城"到"幸福家园"

教育领域,深圳十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百万个。"我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家门口上学,教育的提质增速让我们安心留下。"来深20年的刘老师说。

医疗方面,三甲医院从1家增加到33家。"当年生病要去广州看,现在家门口就有顶尖医疗资源。"老深圳人陈姨说。

保障房建设力度空前。"申请到人才房让我有了归属感。"90后教师小吴说,"45平方米的小窝盛放着我大大的梦想。"年轻人来了就是深圳人"不止于口号。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深圳,45年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但深圳的年轻不在于高楼多少,而在于始终有人愿意为梦想凌晨三点加班;不在于GDP多高,而在于街头永远有拖着行李箱的年轻面孔眼神发亮。

"为什么选择深圳?"面对这个问题,00后创业者小陈想了想:"因为这里允许你失败,但不允许你停滞。昨天你还是实习生,今天可能就在改变世界——这种可能性,就是深圳永远的青春密码。"

当改革成为基因,当创新成为本能,年轻就不再是年龄的刻度,而是一种永恒的状态。这就是深圳,正年轻,在路上。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大星微信:Howbigstar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