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小鹏P7又上市了。
2020年4月27日,小鹏第一代P7上市,成为小鹏的畅销车型,并引领智能电动汽车诸多潮流。
2025年8月27日,全新一代小鹏P7上市。虽然小鹏没有公布大定数据,但是预售数据超越了小鹏最好的记录,而且价格发布之后,反响热烈。全新P7,已经“预定”爆款。
两个代次的小鹏P7,完成了新老交替。
此时再来看小鹏汽车,也不再是当初的小鹏,而是产品力、方法论、组织力全面提升,又有好车,又有AI,能卖车,也能卖服务给友商,并且全方位布局研发和未来智能产品的一家公司。
在全新P7发布会后的访谈中,有媒体问何小鹏,在全球范围内,小鹏汽车是和特斯拉最像的公司,但为什么市值差50倍?
何小鹏回答,首先中美科技公司向来有估值差异,大概差7倍;其次,“我们跟友商在某些科技指数上,我们的power还没有体现出来,比如说最近我在财报会上也讲了,小鹏明年也会推出Robotaxi相关的能力。”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过去,再给我们半年,大家会看到我们在这个上面的进展和完全不一样的思考,我觉得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小鹏会有更高的认同感。”何小鹏说。
其实,以前人们并不是不认同小鹏所描述的未来,而是担心它活不到那一天。
现在不一样了。
01
一样的P7,不一样的方法论
“21.98万元。”
在铺垫良久之后,何小鹏发布全新P7入门款的价格。现场爆发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
这款车所呈现出来的竞争力,确实有目共睹。
全新P7分成四个版本,702长续航Ultra、820超长续航Ultra、750四驱高性能Ultra与750四驱鹏翼Ultra,售价分别为21.98万元、23.98万元、25.98万元和30.18万元。此外,小鹏还给出了2.3万元配置及积分限时送,以及至高2万元的老用户复购权益。
价格要结合设计、性能和配置等一起看,才能显出高低。
这次小鹏P7的设计,延续了老P7的非常被认可的部分,又有所提升——比如星环灯,提升为无断点的;比如侧面圆润的曲线。此外,全新P7更加大胆地“回到未来”,以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为先导,将灯组、传感器、尾门等功能自然融入型面拼接,呈现极简纯粹的未来感。
在车身比例上,全新P7更加大胆张扬轿跑姿态。长宽高5017*1970*1427mm,轴距3008mm,打造了1.40的宽高比、3.57的长高比和0.28的轮宽比,得传统轿跑比例之神,但没有模仿其形。
另外还花重金采用劳斯莱斯、宾利同款巴斯夫鹦鹉漆,提供新月银、律动黄、星瀚绿、星暮紫、微星灰、星芒蓝,以及特别款哑光新月银等七款外观色彩。再加上三处智驾小蓝灯、纯平发光LOGO、主动升降尾翼等等,让全新P7就像小米的两款车一样,带来视觉上的“感官盛宴”。
性能上,全新P7全系采用800V平台,全系5C超充,10分钟即可补能525km,SOC 10%-80%充电仅需11分钟。即便在180kW国网桩上也只需22.5分钟就能完成10%-80%补能。续航702公里、750公里和820公里,百公里电耗最低仅12.0kWh,
最大功率593PS,峰值扭矩695N·m,零百加速仅需3.7秒。采用Brembo四活塞卡钳版本,百公里制动距离缩短至33.16米。
在电驱能力上,可以说是业界顶尖。
在辅助驾驶上,全新P7全系ULTRA,标配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整车有效算力达到2250 TOPS,位列全球第一。
9月份,全新小鹏P7将OTA VLA大模型,打造会思考的AI智能辅助驾驶。11月,智舱会升级VLM大模型。何小鹏形容,其能力将是端到端版本10倍以上。
VLM座舱将是全能管家,能够洞悉万物、持续学习、贴心陪伴并守护隐私,真正成为更懂用户的智能伙伴。
在底盘、安全配置方面,全新P7也不逊BBA——全系标配双腔空气弹簧与DCC智能阻尼。
车身结构上,全新P7采用16000T一体压铸工艺,配合88.18%的高强度钢及铝混合结构,全面提升整车刚性与抗撞表现。
在主动安全上,新车率先搭载全球首发湿滑路面AES,这是行业唯一可实现低附着路况紧急转向避让的AES功能。超级增强版AEB工作范围覆盖至130公里每小时。
舒适性配置上,全新小鹏P7采用一体式豪华运动座椅采用Nappa真皮与Dinamica超纤绒材质,支持16向电动调节,主副驾具备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主驾分体腿托与主动侧翼设计。
作为轿跑,新车还有极大的空间和乘坐舒适性。1400mm后排横向宽度,120mm膝部富余空间,搭配513mm长坐垫与30°靠背夹角。575L后备厢+56L前备厢组成631L储物空间。
全新小鹏P7还全系标配23颗定制HIFI扬声器与7.1.4声道AI全景声。全车68处声学包围、双层夹胶玻璃。三层镀银天幕可隔绝99.99%的紫外线……
在这样的设计、性能、配置的基础上,小鹏全新P7售价21.98万起售,确实很有价值感。
回忆初代小鹏P7,其成功有些“偶然”,因为此后的产品,都没有延续其竞争力。
而此番全新P7,是在连续两个爆款轿车MONA M03、P7+之后推出的,此前G7也同样热卖,呈现出个个都爆的趋势。
对此,何小鹏表示,小鹏还没有总结出来,“哪个方法论就可以爆”。
“但是我觉得有很多共性。”他说,比如说,把颜值增强,把自动辅助驾驶能够做到下一代领先,就是接近L4。
何小鹏表示,汽车领域最近三年,新造车企业没有一个人能长青,全都是一下好,一下不好,又一下好。为什么?“每一家企业都有短板,我觉得我们还有一堆短板,所以不断地找短板,把短板补足,不断地找长板,把长板做得更长。”
以颜值为例,小鹏已经明确表示,优先级排名第一,并且在资源投入、决策流程中确保其优先级,包括建立近400人的设计团队,产品定义时设计先行等等。
小鹏汽车P7车型产品负责人Nick,则就MONA M03、P7+、P7的成功总结说,第一是颜值,第二是科技属性做得非常好。“像M03在这个细分市场里面几乎就是独一档的智驾的能力,包括P7+也一样。”
何小鹏透露,2025年是小鹏汽车换代大年,而2026年将是全新产品大年。
“明年有很多款新车,有好几款的设计非常的棒。我们一直现在在用新的逻辑,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做好艺术。”
02
一样的VLA,不一样的效果
全新P7还全系标配ULTRA,意味着智能化直接拉到顶。
尤其值得期待是,小鹏将在9月推出VLA大模型的辅助驾驶系统。而目前,理想汽车表示,将会跟随理想i8,在业界首个实现VLA量产搭载。而辅助驾驶提供商元戎启行也表示,即将量产上车VLA。
那么小鹏汽车的VLA能有什么不同?
何小鹏说,“在中国,我认为真正的VLA做成功的只有我们一家,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最后量产,还正在路上。”
他认为,VLA模型开发需要有很大资金投入,“小鹏在VLA的投入今年也接近50个亿,在VLA上的投入,我觉得数10亿是需要的。”
“几个亿的费用也许可以做成一个微型的VLA,大概是端到端的逻辑。”
何小鹏说,“我跟大家做一些科普”,VLA可以认为是端到端的一种。而端到端,可以认为是一个二维为主的、结构化信息的、以数据端到端为导向的一个逻辑、一种模型。
但是VLA是一个以空间多维,包括时间维,非结构化的,从数据直接到运动的一层逻辑。
“我现在所看到的,部分的公司是做成一个嫁接的VLA,但小鹏不一样。”
如果以性能论,何小鹏说,“真正的VLA要比现在所有的第一阵营包括小鹏在内(的辅助驾驶),要强10倍以上。”
由此,他预测,2026年中国的辅助驾驶会有巨大的跳跃,“那个时候,现在的第一阵营可能全降到第二阵营,会有新的第一阵营出现。”
总体而言,何小鹏认为,VLA大模型需要巨大投入,并且有很强的基础能力。
而展望未来的研发,何小鹏甚至说,将来的AI的投入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投入,研发费用以后汽车公司都要到500亿,一年可能其中有300多亿投资于AI。
03
一样汽车公司,不一样的盈利
如果一年要投500亿研发,谁能有这个能力呢?
“下一个AI的比赛里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快速成长,多有利润。”何小鹏说。
在论及毛利率、盈利等问题时,何小鹏分享另一个理论。他认为,汽车将从现在低利润率走向高利润率。
他先是回顾了新造车势力不赚钱的过去和逻辑。“新造车企业在前面几年都是亏钱的,全亏。”
传统燃油车可能卖10万辆就能盈利,因为“汽油车卖20万的车,成本才几万,但是新能源汽车或者智能汽车完全不可能,光三电就占了40-50%的成本,所以你看三电的公司活得都比较好,汽车公司活得都比较差。”
“但是,我们在过去不是没有积累研发人,不是没有积累制造能力,不是没有积累质量,不是没有提高能力。这个积累会厚积薄发。”
何小鹏说,汽车公司将来会非常挣钱。其过程是,从有微型利润,到小型利润,到中型利润,到突然很好的利润的时候,“我们一年就可能把以前的亏损全给赚回来。”
“核心是我们跟以前的汽车公司不一样。”何小鹏说,“我们用大量的研发,不光在硬件研发,不光在软件上做软硬全栈资源,还在多维度的交集做跨域融合,而且我们正在看到网络效应,都正在看到有变化。”
“今天大家看到的智能大部分是叫单体智能,26年以后会开始进入群体智能,你会看到这个世界的变化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酷。”
何小鹏一言总结:“汽车将来是个科技产业,不会仅仅是个制造产业。”
基于这些判断,我们看到小鹏除了传统汽车研发,还有电动、增程这样的驱动技术研发,还有芯片研发,也有基座大模型研发;商业模式有造车、有给友商做供应商,未来给出行运营公司做L4车辆和技术供应商;终端产品有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等。
从何小鹏的论述中,他也把小鹏汽车更多比拟成华为、特斯拉那样的硬件+软件+AI的科技公司。
当然,从现在到未来,从造车到AI,小鹏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和此前小鹏汽车不同的是,以前小鹏汽车总在描绘未来,但造出来的车却经常不成功,让人疑心它活不到那一天。
而现在,小鹏汽车正在证明,它既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造车企业,也有机会活到它已经看到、并提前布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