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天府工匠》第四季 解锁“会跑的无人机”极限救援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8-28 22:23:13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8月28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第四季聚焦未来产业专场,走进成都未来科技城,开启了一场科技与未来探索的深度对话。

本场录制的舞台设立在了成都未来科技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要承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围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智能网联等细分赛道,加快建设“未来翼谷”“未来星谷”“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化科技园区。


节目组精心策划了四个各具特色的挑战项目。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无人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付贵带来的挑战项目叫《生死时速》,该挑战展现陆空两栖无人机的极限救援。节目组模拟人员被困,付贵老师团队研发的陆空两栖智能无人机自主穿越复杂地形,找到并协助被困人员逃生。挑战中,无人机需在无GNSS环境下依靠3D激光雷达精准定位与建图,全程自主飞行,且仅有一块电池,需在3分钟内完成任务才算成功。该挑战的亮点在于这款无人机集成了四旋翼和四轮全向双运动系统,能在不同环境中自由切换陆地和空中模式,展现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无人机的高性能感知避障能力使其成功穿越狭窄隧道、水池、铁窗、旋转刀门等复杂地形,最终协助被困人员脱困,体现当下对未来自动化隧道巡检和救援技术的前沿探索。



挑战现场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CTO 冯振宇参与的挑战项目叫《拆弹专家》,团队研发的天行者2号人形机器人将与成都公安拆弹专家协同挑战,通过遥控操作装置控制机器人,精准找到并剪除模拟“炸弹”的导线,整个过程惊险刺激。天行者2号作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平台,55个自由度类人构型深度适配真实场景任务需求。专家通过VR眼镜获取机器人视角,操控机器人完成高难度“拆弹”任务,展现人形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和价值。


在《百炼成钢》的挑战中,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易非和总体工程师周家伦带来了几块特制铝板材料,节目组模拟超音速飞行下发动机喷口高温环境,在铝板背面紧贴放置香薰蜡烛作为“需要保护的精密元件”,并用火焰猛烈喷射在铝板涂层上。现场实时显示喷枪火焰温度,持续加热二十秒后移开铝板,对比三块香薰蜡烛状态,铝板隔热效果最好且香薰蜡烛不掉落、装置未被点燃则成功。该挑战考验工匠在极端环境下的材料保护和精细操作能力,以及高压下的快速反应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国民用航空第二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何东林会同“凌云航安队”与“创新领航队”带来的挑战项目叫《大海捞针》,吊车从空中随机洒下40个大小不一的物件,其中有5个1.2厘米的螺帽,两队成员将使用自己研究的边灯式FOD探测算法,在光电和烟雾干扰情况下,2分钟内更快更好地探测到螺帽的小组获胜。该挑战高度模拟真实机场环境中的FOD探测场景,考验选手在复杂干扰下的探测算法与协同创新能力,展现未来科技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