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点不一样的历史。
最近新学了一个成语,不寒而栗。
有人戏称寒武纪为“寒王”,其实是不对的,应该是寒帝,帝王将相,王不如帝,全称寒武帝。
寒武纪这个词,本义是地质名词,来自英文Cambrian的音译,这个词来源于威尔士的拉丁语古称,看起来和寒武纪三个字毫无关系,是如何翻译的呢?
原来,这个词最早是日本人翻译的,先翻译成かんぶき,发音是Cambri,然后中国学者再对着日语发音一对一(“寒”对音cam,用“武”对音bri)的翻译成寒武纪。
大约5亿4200万年前到5亿3000万年前,在地质学上被认为是寒武纪的开始时间,寒武纪地层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突然出现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而在早期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没有找到其明显的祖先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这也是显生宙的开始。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主要是因为寒武纪时生物进化出了骨骼,从而容易形成化石,并非是真正的大爆发。
了解了这个背景,也就不难理解A股的寒武纪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寒武纪的创始人是陈天石与陈云霁兄弟,二者都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然后都进入中科院计算所。
陈云霁1983年出生,9岁上中学,14岁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4岁取得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然后在计算所一路升至副所长(至今仍任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同时他还是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云霁的导师,是胡伟武,没错,就是中科龙芯的创始人。
弟弟陈天石1985年出生,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在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然后在计算所一路干到研究员(博导)。
陈天石的导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陈国良。
陈云霁团队在国际体系结构顶级会议ASPLOS发表首篇机器学习加速器架构论文并获最佳论文奖,奠定了深度学习处理器的理论基础。
团队于2016年完成全球首个完整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的研制,并给这款处理器起名寒武纪。
同年,陈天石创立寒武纪公司。
寒武纪背后是中科院计算所的资本公司: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在持股15%左右,另外,龙芯、曙光等知名高科技企业都是计算所旗下资产)
陈云霁更喜欢研究,所以现在他是寒武纪的首席科学家,陈天石更擅长社交,所以他现在是董事长和总经理。
至于二人发过的国际顶级论文,就不一一赘述了。
AI时代,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数学人才。
如果你了解了兄弟二人的履历,可能会对寒武纪这家公司有新的认知。
事实上寒武纪创立之初,AI远不如现在火爆,因此并没有很好的赢利点。
很长一段时间,寒武纪是靠给华为生产手机用的AI加速芯片为生。后来海思越来越强大,寒武纪也失去了这项业务。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命运。
如果没有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火爆,英伟达可能就死掉了,矿老板们支撑起英伟达的算力卡业务。
当黄皮衣开发出挖矿专用的算力卡的时候,比特币爆掉了,整个行业近乎崩溃。眼看英伟达土崩瓦解,AI一夜爆火,算力卡一卡难求。
寒武纪的技术理念非常领先,但一不能玩游戏,二不能挖矿,只能给服务器厂商生产一些聊胜有无的AI加速芯片。
甚至在ChatGPT火爆的时候,都没轮到寒武纪。
直到DeepSeek横空出世。
DeepSeek的意义在于开源,然后可以私有化部署,导致了天量的算力卡需求。
寒武纪终于迎来了大爆发。
这是一个打脸的时代,短短几年前还在嘲笑A股没有高科技公司,YYGQ酱香科技。
然而,如今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全球领先,在市值上也和传统高市值企业如茅台掰手腕。
寒武纪的市值会崩吗?
其实不重要。
因为寒武纪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生命大爆发。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AI应用市场需求,不缺资本,不缺人才,尤其是AI人才,大量的AI和芯片人才正在回流。
还有摩尔,还有沐曦,还有燧原,还有壁仞... ...
AI开启了一个时代,无数高科技企业都在排队上市。
A股的成长逻辑也发生了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