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观展者在数博会上观看轮足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社贵阳9月1日电 题:在数博会,听青年“数据侠”聊未来
新华社记者骆飞
近日,在贵阳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上,众多数字经济相关产品及服务方案让人目不暇接,人们在这里触摸未来生活图景。
作为数博会的交流活动之一,2025年“青数聚”青年大数据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汇聚了多位数字浪潮中的逐梦青年。
“人类大脑如同一台‘超级计算机’,但目前使用率需要不断提升,脑机接口技术正是希望借助更强的算力、带宽与传输能力等技术,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90后”业务总监奉伟辉在活动现场分享前沿技术。
专注于医疗康复、人机交互等技术攻坚的奉伟辉表示,其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70%为一线技术研发人员,且以年轻人为主。现场播放的视频中,一名肢体残疾人借助该公司研发的机械手臂重拾书写、运动等手臂功能,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频频点赞。“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价值的智能技术研究领域,属于跨学科技术范畴。”奉伟辉介绍。
他认为,当前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研究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随着中国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必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相关智能技术迭代,推动其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
事实上,无论是脑机接口实现人机协同的灵敏突破,还是AI赋能各行业的创新实践,背后都离不开算力这一核心支撑。“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目前,公司持续聚焦解决算力使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为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提供专业算力服务。”贵州算家计算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家维表示。
深耕算力技术研究领域的“90后”杨家维认为,贵州作为中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未来算力产业应用前景广阔,希望广大青年共同努力,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AI计算服务平台。
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旅行方式由跟团游转向自由行,到AI加持下自由行更趋个性化;从医疗康复、运动控制到神经调控、增强现实,脑机接口正让人机协同愈加灵敏自如;当与AI对话成为日常,一部手机便可化身“私人秘书”……数博会上,丰富多彩的智能技术与方案中,青年“数据侠”正坚定不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杨云说,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更创新的思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介绍,未来将以应用场景为载体,促进数据领域产学研用协同,探索打造具有区位优势的数字人才特色培育项目,营造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协同的良好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