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19亿美元的91助手死了,但“手机助手”已经秽土转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佳 老编聊科技 时间:2025-09-01 20:03:15

再见了,

手机助手

看到「91 助手下月全面停服」 这个话题,复杂心情油然而生。

就像阔别十年的老友传来最新消息,结果却是 ta 的死讯……

不只 91 助手,还有同步推、iTools、豌豆荚、海马助手、PP助手……等等一系列在我脑海中死去已久的名字,忽然组团袭击了我。

也只有体量大如 91 助手的轰然倒地,才能让我们意识到:十年过去,曾经风靡一时的「手机助手」,已经基本销声匿迹。

倒地之前,它值 19 亿美元

十几年前,我还在用 iPad 2 的时候,偶然在当时的纸质杂志上看到对 iTools 创始团队的专访。

那还是我第一次知道,除了难用到反人类的 iTunes,还有这种第三方的苹果设备管理工具,不仅界面简洁明了,安装运行飞快,还有不少 iTunes 之外的神奇功能。

比如,这些助手可以绕过 App Store 本地安装应用,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侧载」:比如原本要付费的应用,甚至是无法上架 App Store 的神秘应用。

当时的我,简直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侧载 ipa 很好用的同步推

当时很流行的进阶玩法「越狱」,自然是这些手机助手的拿手功能。不再需要电脑终端复杂操作,越狱工具简直「点击就送」。整个流程几乎完全自动化,无比轻松。

Cydia 也是时代的眼泪了

至于 Android 阵营,像小米就有推出过「小米手机助手」这样的官方 PC 应用来管理手机。

但知名度和使用率更高的,则是豌豆荚、应用宝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不仅有 Root/解锁等专业玩法,对于广大 Android 用户而言,更提供了一个应用资源更丰富和全的「App Store」。

在最古早的时期,除了小米等少数厂商,大部分国产 Android 手机品牌都还未上线官方应用商店。有些 Android ROM,干脆直接预装豌豆荚或应用宝。

后来,我又发现比 iTools 功能更丰富的「同步推」,也尝试过海马助手、PP 助手等等。

不少热门应用还会在 Android 渠道会选择在这些平台上独家首发,包括不仅限于红极一时的韩寒《One 一个》选择了豌豆荚,国民度极高的《植物大战僵尸 2》国行则交给了 91 助手。

移动应用市场欣欣向荣,应用商城和手机助手一度形成「百团大战」的局面。

2013 年是手机助手的一个关键节点:百度收购了 91 无线业务,总价高达 19 亿美元,在当时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并购案的历史。

比起腾讯的微信和阿里的淘宝,当时的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地位不如桌面互联网显著。所以它慢确实需要一个现成的平台和入口,快速乘上移动互联网的巨轮。

这次收购表面看起来是强强联手,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百度再一次选错了赛道,手机助手真的不是未来。

即使不站在今天,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手机助手虽然百花齐放,但实用工具出身的属性,很难解决变现的问题。

对于 iOS 用户,手机助手就是一个用来下载破解应用的东西,让用户付费属于倒反天罡,因此收入主要靠广告(以及部分「灰产」玩法),牺牲了用户体验。

Android 上的手机助手虽然充当了应用商店的角色,但它需要更丰富的应用资源来形成竞争力,供求关系反而是开发者占主导,加上 Android 开放的生态,很难实现 App Store 那种付费抽成的形式。

你想玩抽成?用户直接就是一个卸载,然后安装了你的竞争对手。

再见了,所有的手机助手

那篇关于 iTools 的访谈之中,创始团队说了一句话,具体已经无从考证,但大意我还记得: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用 iPhone,而他们都会需要一个 iTools 来管理手机。

这句话前半段没有问题,智能手机成为了比电脑还要普及的计算终端,几乎人手一台,而 iPhone 也成了这一品类的定义者。

而在智能手机技术和生态都尚未完善的初期,我们确实更倾向于将它视作一种「补充」的智能终端,核心依旧是电脑,用来备份手机的照片和数据,给手机下载音乐和电影资源。

在一段时间内,电脑是「高质量使用手机」的必备品——但是,这段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

图源:YouTube@T3

既然手机已经比电脑还普及了,就不再需要电脑来对它进行管理了。

手机的超强便携性,决定了它就应该是一个更独立、全能的形态,很快云服务和流媒体应运而生。照片数据备份直接扔上云,听歌煲剧一点就行,比用电脑强多了。

甚至连以前 iTunes 无可替代的刷机恢复功能,苹果都在改变。iCloud 推出后加入了云端备份功能;iPhone 16 更是配备了「无线恢复系统」,一台 iPhone 能帮另一台进行恢复,进一步「去电脑化」。

图源:9to5Mac

在桌面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盗版和破解带来的免费体验。因此面对大量应用需要收费的 iPhone,人们才会选择「邪修」的方式侧载破解应用,手机助手和越狱因此受到热捧。

但随着版权意识在国内逐渐普及,加上 App Store 付费门槛的进一步降低,用户认知已经完全转变了:现在的我们,欣然为优质 App 付费——甚至你因为一个 app 太贵而去电商低价买账号共享,也仍然是一种付费行为……

当付费的认知和习惯养成,移动支付变得无比便捷,我们自然也就不用再跟盗版应用,以及安装盗版应用的手机助手打交道了。

而在 Android 阵营,各厂商经过了硬件野蛮生长那几年,也逐渐意识到软件体验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分发抽成这块让苹果赚得盆满钵满的肥肉。

国内各家 UI 自带的应用商店已经足够好用,自然也不再有豌豆荚和应用宝的余地。

图源:36kr

近几年,不管是出于商业还是安全原因,Google 逐渐提高了 Android 侧载应用的难度,甚至在上周还宣布,将从明年开始,限制未经验证的应用包安装。

而不管是 iPhone 的越狱,还是 Android 的 root,不仅这几年因为厂商的原因难度越来越高,用户也逐渐意识到,手机是用来用的,没必要天天折腾。手机助手终于成了时代的眼泪。

不过,手机助手也并未因此全部消失,及时改舵和跳船的玩家还是找到了一线生机。

大浪过去,爱思助手成为了当年那一批手机助手里,唯一活着且有存在感的玩家。

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它的「验机报告」功能:打开转转或者闲鱼,想在上面买卖二手 iPhone,基本离不开爱思的验机报告,因为它能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一台手机的基本健康情况,有没有换过配件一目了然。

一些买全新机的用户,也会打开爱思验机报告,看看自己的手机配件来自哪个供应商,追求最满分的体验。

也就是说,将验机报告作为主打功能的爱思,本质上从一个 To C 产品,变成了主要面向二手机商贩的 To B 工具。他们不仅需要用到验机报告,也能经常用上爱思提供的工具来快速管理商品。

而这个市场本身就已经收缩到很小,爱思有验机报告的民间公信力,其他手机助手基本没有其他机会。

即便如此,爱思的处境也并不好过,这么多年过去,还是没能解决变现的问题。除了广告,爱思也通过商家授权费和配件商城的方式继续增收。

并且,爱思最引以为傲的验机报告功能,苹果也已经在把它做到 iPhone 当中了,未来处境只会更不好过。

另一家成功转型的手机助手,则是原本主打应用市场的酷安,在手机助手式微的 2016-2018 年,开始全面转型数码社区,现在成了「小绿书」。

其它手机助手,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和工作室的产品,难以承担转型的风险,也找不到一条更适合的新赛道,因此大多早已悄无声息地停更停服。

至于 91 助手,百度也尝试过将它和百度游戏整合,奈何后者自己也没做起来,因此 5 年前 91 助手已经下架——直到今年终于埋了。

当然还有一些手机助手还「存活」,比如海外的 AltStore,但更多回归了工具本身,用来侧载一些苹果不允许商家的 App Store 应用。

最后,说个有趣的小花边:

虽然手机助手死了,但另一种「助手」正在兴起。

和当年还不能独立行走的 iPhone 一样,被寄予厚望成为下一代计算终端的头显,现在还离不开这手机作为「助手」。

当年我们在电脑上装手机助手来辅助 iPhone,现在我们在 iPhone 上装「头显助手」来配合头显。

历史是相似的,或许当头显不再需要「头显助手」的那一刻,它就真的和手机一样,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计算终端,手机也该让出智能交互的主角地位了。

文|苏伟鸿

标签: 手机助手 android 助手 iphone 手机 91助手 豌豆荚 电脑 验机 百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