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正式启幕。作为下半年国内首场A级车展,本届成都国际车展不仅是新车首发、技术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观察汽车产业趋势、市场活力的重要窗口。
现场,有车企携全球首发的新能源车型惊艳亮相;有车企打造车载无人机互动等全场景沉浸体验,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更有越来越多成都本土企业,以本地市场为起点,将“成都造”驶向更广阔的海外舞台。
9月1日,在成都国际车展上,展贸融合——汽车行业企业出海行经贸专题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介绍成都企业出海参展支持政策、推介二手车出口线上公服平台,同时邀请律师针对车企出海问题答疑解惑,吸引了众多车企、行业组织参与。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成都企业普遍展现出走出去的热情与信心,呈现出“出海热”的生动图景。
成都车企“出海热”
用“定制化”打开海外市场
“我们不是批量造车、批量卖车的企业,而是做定制化销售,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德润介绍,他所在的公司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涵盖公交车、重卡、环卫车等多个品类,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
“与普通乘用车相比,我们的出口车辆单价一般都相对较高,例如,一台12米的纯电公交车单价在70万-120万之间,这一价格,是乘用车豪华车型品牌才会达到的水平。”王德润告诉记者,去年该企业出口了超百台商用车,今年销量更是稳步增长,“此外,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产品单价较高、采购周期长。并且也正因为是定制化产品,一旦成交,客户黏性就很高,回头客非常多。此前就有来自菲律宾的客户,几年来都从我们这里持续采购车辆用于公交系统运营。”
王德润坦言,成都的汽车产业基础非常扎实,在西南片区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公司旁边就是大众、沃尔沃,成都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完善,再加上多条国际物流通道,可以看到,成都车企在出海政策和交通方面都具备很大优势。”在他看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正是当前成都车企出海的重要路径,“在全球新能源浪潮推动下,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绿色公共交通,尤其是政府采购成为新的增长机会。未来,我们还希望能‘打’入阿联酋、沙特等国外市场。”
“我们每个月出口的汽车数量能达到上百台。”四川辰宇海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丁石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企业从去年开始拓展海外业务,出口比亚迪、丰田、大众等汽车品牌,“我们的主要海外市场是非洲,还会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定制出口策略,像尼日利亚客户偏爱二手油车SUV,埃塞俄比亚几乎都要电车,西非的部分法语国家则普遍需要柴油车。”
参加活动之外,丁石还在车展逛了不少展台,“我们看车展,并不是单纯看哪个车最火,而是思考这个车型未来在哪个国家可能畅销。比如极氪9X这类插电混动车型,小电池、大油箱,很适合俄罗斯那种寒冷地区。上市前,就已经有不少俄罗斯客户前来咨询了。今年,我们还邀请了两三组海外客户前来成都,参观我们的门店。”
四川、成都车企频频斩获海外订单
今年有企业意向采购金额近1亿元
“你可能想不到,我们现在出口的量已经超过成都本地门店卖车的数量。”成都某汽车企业销售总监在现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企业,今年已累计出口600多台车,其中主力品牌包括北京现代和丰田,“大多发往迪拜,客户在那边分销至迪拜周边的各个国家,市场反馈很好。”
相比之下,还有更多成都车企,节奏更快更密集。
今年4月,成都政企代表团的5天沙特之行签下大单。其中,希迪智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项目金额最大,根据其与GTHE(格拉达瑞卡车和重型设备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交付7500台面向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市场的高端定制重卡,将成都智能网联高性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智能车载管理平台等技术带到沙特。同时,该项合作将为成都市实现创汇近3亿美元。
今年6月,“2025中国(成都)-迪拜二手汽车产业发展推介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其中,四川优耐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阿联酋罗博阿·阿尔卡拉进出口公司达成700台二手车出口意向采购协议,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
成都车企为何能频频斩获海外订单?成都国际商会海外展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产品过硬,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持续为企业搭建平台。”她介绍,成都目前展会出海补贴比例非常高,“目的就是让企业愿意走出去,走得起,也走得稳。”
她还提到,就在今年慕尼黑土耳其环博会上,成都国际商会带了7家成都企业组团出海,“让我们非常惊讶的是,企业几乎当天在现场就谈到了订单。一家成都车企还与当地政府签约,供应环保的清洁车辆,一辆车的售价就能达到几百万。”
从东南亚到中东、非洲,无论是刚刚踏出第一步,还是已经签下亿元大单,成都车企都在用同一句话表达信心——“走出去”,正当其时。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