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全面提速,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经济新动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09-02 16:27:19

环球网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和深入,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面部署“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专家普遍认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人工智能不仅将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更有望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前所未有的新潜力。

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各行各业。在刚刚闭幕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AI机器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应用,生动勾勒出AI赋能实体经济的广阔图景。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数博会超过60%的参展企业带来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在企业端,AI的应用已从概念走向实际价值。每日互动推出的“个知·智能工作站(GAI Station)”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能高效完成深度搜索、报告撰写等复杂任务,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海光信息因AI大模型产业需求增长,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工业富联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睿创微纳等企业也纷纷表示,人工智能算法正显著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电能”和核心基础设施。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302EFLOPS,稳居世界第二,国家枢纽节点的算力资源布局持续优化。



东方IC

算力“底座”日益夯实,筑牢发展根基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电能”和核心基础设施。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302EFLOPS,稳居世界第二,国家枢纽节点的算力资源布局持续优化。

为降低创新成本、加速技术普惠,国家发展改革委正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华为等科技巨头正积极布局“算力黑土地”,在贵安等地建设超大规模算力中心,为全国客户提供稳定、高性能的算力服务。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强调,未来将加速算力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让算力真正融入国计民生、千行百业。

持续释放新消费潜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人工智能与消费提质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正不断激发新的消费潜力,推动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人工智能+”正有力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指出,智能终端“万物智联”,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快速普及,构建了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同时,人工智能将与元宇宙、低空飞行、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加速融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持续释放新消费潜力。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消费是“人工智能+”影响总需求的核心路径。通过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和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AI助力消费扩容增量,并推动需求结构向体验化、个性化、情感化演进。

展望未来,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人工智能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一轮增长动能的关键力量。预计未来十年中国AI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乐观情景下,到2035年中国A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63万亿元。在政策与市场的持续驱动下,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也将呈现全链条、多层次、长期化的特征,蕴含着广阔的投资机会。(文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