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资本大佬操盘百图股份欲重启上市路,业绩波动下资本化前景仍待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叩叩财讯 时间:2025-09-04 04:08:05



导读:若有一天,百图股份成功上市后,其是否又会重蹈覆辙成为其实控人玩转二级市场以实现个人财富迅速增值的“工具”呢?对此,百图股份给出的回应称,“百图股份是吴昊个人控制和运营的实业公司,为支持和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吴昊致力于将百图股份打造成卓越的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并没有快速套现的想法”。但愿有朝一日,百图股份真的实现A股上市之时,资本大佬吴昊仍然还能如其所言秉持这份彼时的“初心”。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雷 都@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一年多时间之后,曾因精准投资武汉凡谷而一战成名的资本大佬——吴昊,又第二次带着其一手“操盘”的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图股份”)正欲重返A股市场。

2025年9月2日,百图股份的名字悄然出现在了申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挂牌转让的审核企业名单之中。

挂牌新三板,显然不是百图股份此次资本之旅的最终目的,此前,曾一度试图冲刺创业板IPO的它,应是在前次上市铩羽后,和部分有类似遭遇的“难兄难弟”一样,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为申报条件的北交所,才是其心之所向。

如上所述,这也是百图股份第二次筹谋A股上市了。

早在2023年6月28日,百图股份就曾在素有国内“投行贵族”之称的中金公司的保荐下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的上市申请。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审核,百图股份也曾在2023年底顺利完成了深交所对其IPO的首轮问询回复。

2024年2月24日,刚刚进入IPO第二轮问询环节的百图股份,突然向深交所递交了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欲终止IPO。按照相关规则,随后,深交所终止了对百图股份IPO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由此,百图股份首次A股上市计划以失败告终。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业,百图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先进无机非金属导热粉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球形氧化铝、氮化物、亚微米氧化铝等功能性粉体材料。

在两年多前百图股份向深交所递交的上市申报材料中,其也直言自己为国内最早一批通过自主设计并利用核心设备生产制造球形氧化铝的高新技术企业。

当年申报创业板IPO之时,百图股份也的确向监管层展现了自己不俗的业绩成长性和技术的创新能力。

据2023年底百图股份披露的有关经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其营业收入从最初的1.72亿左右增长至3.49亿,复合增长率高达42.4%,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分别达到了4208.95万元、7618.18万元和8640.06万元。

如果百图股份能延续当年的这一业绩增长的态势,就算在2024年4月,因“IPO强监管”相关政策的落地,深交所大幅抬高创业板上市的盈利门槛,由以前的“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5000 万元”修订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6000 万元”,其也还是有较大几率满足的。

但天不遂人愿。

在深交所尚未修订创业板上市标准之前,百图股份就先其一步“认怂”叫停了创业板IPO的推进。

百图股份注定是不会因一次上市失败就止于对资本市场的尝试的。

这就不得不提起实际控制人的“特殊”身份了。

百图股份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吴昊,截至目前,吴昊除了直接持有百图股份36.40%的股份外,其还通过成都欣恒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成都欣恒泰”)控制着百图股份3.29%股权的表决权。

如今身为百图股份董事长兼实控人的吴昊,并非实业出身。

在入主百图股份之前,曾在券商、基金和私募任职的吴昊,就凭借对武汉凡谷相关股权的资本运作而在A股市场声名鹊起,成为了有能力搅动A股一方市场的名副其实的大佬级人物。

“吴昊的从业路径应该是大部分券商从业人员最为理想的职业规划。”在谈及吴昊的过往经历时,一位来自于华南某大型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叩叩财经。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8月年满50岁的吴昊,是在大鹏证券开始其券商的从业之路的。

成立于1995年的大鹏证券,曾因雄厚的资产规模和广泛股东背景而显赫一时,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在2005年,由于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大鹏证券被迫停业整顿,最终,国信证券通过收购大鹏证券的牌照和业务,成为了大鹏证券的继承者。

199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吴昊就进入了大鹏证券,担任高级投资经理。

2002年,在大鹏证券履职5年后,吴昊又跳槽进入了国海证券继续负责项目投资部门的相关工作。

2004年,吴昊从券商开始迈入“买方”领域,成为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交易总监。

在2007年到2014年的7年中,吴昊也一度进入私募机构任职,其后又曾回到券商出任世纪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还曾在深证前海股权交易(深圳)中心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

2017年,在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后,吴昊正式“下海”,成为了深圳市恒信华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恒信华业”)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

2019年初,吴昊通过恒信华业控制的两家机构平台成功从武汉凡谷控股股东之一孟庆南的手中拿下了武汉凡谷19%的股权,由此成为了武汉凡谷第二大股东,而吴昊本人也直接空降成为了武汉凡谷的副董事长。

在吴昊介入武汉凡谷之后,武汉凡谷在二级市场上就开始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在2018年11月初,武汉凡谷披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时不到5元/股的股价,到2020年3月中旬,武汉凡谷的股价曾一度摸高至32.28元。

在武汉凡谷股价不断攀高的同时,吴昊控制的相关持股平台自2019年9月即开启了减持之路。

在多次减持之后,曾有人粗略估算,吴昊一方通过投资武汉凡谷一役,累计获利近十亿。

2020年,吴昊在武汉凡谷上正边“打”边“退”,赚得盆满钵满时,本文的主角百图股份成为了其新的“目标”。

百图股份原本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郭庆,在吴昊现身百图股份之前,郭庆在百图股份中的直接持股比例就曾达到70%。

2020年9月,郭庆等百图股份原有股东与吴昊分别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吴昊以27.57%的持股比例成为了百图股份第二大股东。

2021年3月,郭庆又将378.27万股百图股份股权转让给了吴昊,由此,吴昊在百图股份中的持股比例上升至40%,其也正式成为了百图股份第一大股东兼实际控制人。

在吴昊拿到百图股份的实际控制权后,在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其前次申报创业板IPO之前,深谙资本运作之术的吴昊竟然对百图股份进行了多达9次的增资扩股。

吴昊对百图股份的资本布局和期望,显然不会因一次上市的受挫而轻易告吹的。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吴昊带着去一手“操盘”的百图股份,杀回来了。

1)前次IPO失败之由曝光



有了此前在二级市场中的长袖善舞,在拿下百图股份控股权后,在A股资本市场浮沉多年的吴昊自然知道企业通过IPO后带来的巨大价值。

但百图股份要顺利完成上市的目标,做大规模和业绩,自然是重中之重。

在2020年底,决定收购百图股份之前,吴昊就已做好了较为完备的“准备”。

2020年6月,吴昊设立平潭弘业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平潭弘业”),一年后,吴昊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将平潭弘业的相关资产份额“分配”给了谭蕾、胡锦等6名自然人。

与此同时,平潭弘业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成为了百图股份的股东之一。

平潭弘业即为如今的成都欣恒泰。

在前次申报创业板IPO之时,百图股份就已经向监管层承认,“谭蕾、胡锦等6人取得的该等奖励股份,属于吴昊对相关人员在实际控制权收购期间尽职调查、方案设计、后续团队搭建等方面工作的奖励,故没有约定禁售期等流转、退出限制。”

谭蕾、胡锦二人不仅在吴昊收购百图股份控股权时对其助力颇深,在此后对百图股份的管理经营上,也可谓是吴昊的左膀右臂。

目前,百图股份高管团队仅由三人组成,谭蕾、胡锦二人就名列其中,皆担任着百图股份副总经理。

谭蕾、胡锦二人也算是“名门”出身。

如谭蕾就曾担任华为财务经理长达五年,而胡锦也曾有过在中兴通讯担任研发工程师的经历。

在接盘百图股份之前并没有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的吴昊,更是从华为挖来了从业20余年的“资深”专家,来为百图股份“掌舵”。

公开信息显示,百图股份总经理为许军。

许军是2021年8月加盟百图股份,在此之前,其曾在华为任职长达21年之久。从2000年8月至2021年6月,许军曾在华为担任运营商BG部长、人力资源部长、云计算BG部长。

深谙资本之道的吴昊自然也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

为了稳住许军等人一起将百图股份做大做强以达到上市的目的,除了对核心管理团队予以较大比例的股权激励外,亦给了三人丰厚的工资酬劳。

据百图股份在2023年时向深交所递交的上市申报材料称,在2022年中,许军在百图股份领取的薪酬就已达到158.03万,胡锦紧随其后,当年的薪酬为149.52万,同时身兼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多职的谭蕾,其2022年的薪酬则为87.66万。

的确,在许军等人的努力下,在吴昊正式接盘百图股份后的几年中,百图股份的营收和利润双双持续大增。

2023年6月,在百图股份前一年营收顺利超过3亿规模,对应扣非净利润高企至8600余万之时,其就迫不及待地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的申报材料,试图一举中的,完成A股上市的目标。

但仅仅8个月,百图股份就不得不改变上市计划,在尚未完成深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时,匆匆终止了创业板IPO。

对于彼时百图股份创业板上市的失利之因,外界也曾有过诸多揣测,深交所也曾集中对其实际控制权的变更、合规经营等问题提出质疑。

随着日前百图股份重启上市部署申报新三板挂牌,一年多前百图股份创业板IPO“撤单”的真正原由也随之曝光。

当年在百图股份创业板IPO终止之时,百图股份并未披露其2023年的“最近一年”业绩。

原来在2022年录得业绩的高峰之后,2023年,百图股份的经营态势突然急转直下。

据百图股份在日前向股转中心递交的挂牌申报材料显示,2023年中,百图股份营业收入仅有2.85亿,同比2022年的3.49亿下滑18.33%,对应的扣非净利润则仅有4873.39万元,同比下滑43.48%。

先不说百图股份2023年利润的大跌已濒临“变脸”的边缘,仅是营业收入重回3亿以内,这一指标就足以断送其创业板IPO的“前程”。

据彼时尚在实施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规定,申报创业板IPO的企业需满足“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

在2023年年报数据出炉后,百图股份“最近三年”即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则分别为2.68亿、3.49亿和2.85亿。

这明显难以满足创业板上市的营收要求。

于是在百图股份2023年年报即将出炉的前夕,自觉难以符合创业板IPO条件的它,不得不撤回了相关上市申请。

2)北交所上市路或仍漫漫



在前次创业板IPO终止一年多时间后,历经了2023年的经营低谷后,百图股份在2024年业绩总算逐渐回暖。

据百图股份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其营业收入重回3亿以上规模达到了3.54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再次突破了5000万元。

但不幸的是,随着2024年4月底,深交所对创业板申报条件的提升,百图股份上述业绩也同样难以企及,于是乎,北交所就成为了目前百图股份想要实现A股上市的唯一路径了。

纵然百图股份已迈出了为筹谋北交所上市的第一步,但按照目前百图股份的现状,其也最终实现北交所上市,也同样困难重重。

“百图股份是否能满足北交所上市的条件,也存在较大变数。”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认为。

百图股份在2023年和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都已分别达到4873.39万元和5126.79万元,缘何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却依然认为其难符北交所上市的基本要求呢。

按照北交所相关规定,其共设置了四套上市申报标准,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标准一即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 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以上述“标准一”,百图股份的利润规模对于申报北交所来说可谓绰绰有余,但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上,百图股份却差距较大。

在2023年和2024年中,百图股份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分别为6.24%和6.14%。

北交所申报“标准二”中,虽没有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规定,但要求“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30%”,这对于如今的百图股份而言,要达标的难度也颇大。

因为在2024年中,营收虽重回3.5亿附近,但同比增长也仅有22.8%。

而北交所申报的“标准三”和“标准四”中,则分别要“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 8%”和“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 万元”,百图股份都更是望尘莫及。

上述路程艰辛曲折,但一旦成功,则成果丰硕。

哪怕是估值不如创业板的北交所,如果百图股份一旦成功登陆,那么资本大佬吴昊又将再造财富神话。

当年吴昊在武汉凡谷中的投资收益就曾让市场对其“眼光”的精准津津乐道,但同时也对其快速减持套现的“手段”颇有非议。

那么,如果有一天,百图股份成功上市后,其是否又会重蹈覆辙成为其实控人玩转二级市场以实现个人财富迅速增值的“工具”呢?

在2023年申报创业板上市时,也曾有媒体就此向百图股份提出质疑。

百图股份给出的回应称,“投资和退出个别上市公司是其代表投资人利益作出的决策。而百图股份是吴昊个人控制和运营的实业公司,为支持和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吴昊致力于将百图股份打造成卓越的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并没有快速套现的想法”。

但愿有朝一日,百图股份真的实现A股上市之时,资本大佬吴昊仍然还能如其所言秉持这份彼时的“初心”。

(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