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简称《天津宣言》)提出,加强海关数字化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事实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成为中国与世界贸易联通的“数字门户”——“一网通办”事项达到25大类964项,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线上、掌上通关办事已经成为常态。
在日前举办的国务院新闻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表示,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与国内30个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系统对接,实现跨境贸易业务全链条全环节的“一网通办”。目前,注册用户已有1100万家,日均申报业务达2600万票。
当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涵盖通关、监管、物流、金融等口岸通关作业全流程和贸易监管主要环节。依托“单一窗口”,各地还有效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丰富地方特色服务,打造了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的 “单一窗口”。
8月30日,新加坡籍WANHAI175轮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功调取电子证书数据,顺利完成进口岸手续申报,成为福建省首例应用电子证书通关的外籍航行船舶。此举也标志着厦门港在口岸数据整合与通关便利化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据介绍,此前国际航行船舶申报采用传统流程不仅存在反复补件等问题,且代理企业需手动重复填报信息,效率较低。如今,企业办理新加坡籍及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时无需提交相关船舶证书扫描件,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调取电子证书数据完成申报。
申报流程由串联式转变为并联式,大幅压缩了申报时间;电子数据的直接调用有效规避了证书缺失或更新不及时导致的申报风险;数据“跑路”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这些都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模式带来的流程优化。
日前,2025年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二期)业务培训班开班。据海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完成“二线口岸”相关功能开发,新功能、新应用将满足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高效通关监管需求。
据了解,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海关将对进入内地的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保税货物、自境外进入海南自贸港时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都实行电子账册管理。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发的电子账册功能构建了数随物转、账册全程贯通的货物申报模式。
海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迎接全岛封关运作,海南省还将按照分类别、分层级、全覆盖的原则,持续开展多轮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培训。
跨境贸易便利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WTO协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客观需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起到了提升贸易便利化的作用。可以预见,《天津宣言》的指引方向将成为未来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重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将为这些合作搭建桥梁。
“通过不断扩大‘单一窗口’国际合作朋友圈,中国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了互联互通,如期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与多个国家实现了信息交换。”孙梅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