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重庆住建领域首批12个AI应用典型案例发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上游新闻 时间:2025-09-05 20:15:37

9月5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委获悉,近年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委积极贯彻落实数字重庆工作要求,推动住建领域AI技术应用,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今年公布了重庆市住建领域首批12个AI应用典型案例,涉及数字孪生、数字工地等领域。

1.工程图纸智能识别与数字化应用

运用AI大模型自动识别电子图纸并提取图纸数据信息,实现基于图纸内容的数字化应用。结合AI技术进行目标检测和字符识别,在此基础上自动构建物料清单(BOM)结构、图纸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相同或相似零部件。大幅提升工程设计方图纸查找效率,提高数字化设计和图纸档案数字管理效率,对业主方能有效减少20%左右的备品备件库存,降低运营成本。

2.桥隧运营智能管养

通过海量感知监测结果与视频影像数据,对桥隧潜在的结构安全与运营安全进行评估和预测。利用多模态融合AI算法对结构与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建模与对照分析,同时结合视觉分析技术进行叠加判断,对桥隧设施中高温、事故、撞击、断索等重大风险进行前置预测和预警,并输出相关评估报告。通过上述方法,故障判断与发现准确率可提高约30%,运维成本可降低约20%。

3.基于视觉大模型的浪潮云数字孪生智能体

依托浪潮云自研的海若大模型,实现对图像、视频等数据的三维重建、仿真推演、异常智能检测识别。通过汇集建筑行业核心数据,实现多源数据推理与检测报告生成;建模精度达0.1毫米级、响应达分钟级。适用于智慧建筑、地下管线、智慧工地等场景,通过对现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用户能够即时了解现场实时状态,预测潜在问题,并采取管理预防措施。

4.建筑工地数字孪生

通过视觉分析技术精准识别工地现场的人员、机械、物料和环境,实现对工地现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结合AI算法、传感器、BIM、GIS等技术确定人员、机械等位置,识别并预测监控对象的行为,形成三维+时间的数字孪生,从而让指挥部可掌握现场动态,可追溯历史动态和预测未来动态,从而高效进行远程指挥调度,对现场问题及时采取管理预防措施。

5.基于智能测量技术的全景成像远程钢筋测量应用

通过AI远程智能测量技术,实现全景成像远程钢筋测量。可以在50米远的距离内,自动测量施工作业面的钢筋间距或直径等,实现对现场钢筋摆放情况的监测,精度可达±1毫米。实现对施工全过程录像数据记录存储,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溯源,能够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6.建筑工地安全智能管控

本方案针对工程管理数据松散的痛点,运用AI大模型技术,解决施工现场人工巡检盲区多、隐患响应滞后、纸质表单数字化率低等难题。通过整合文字、视频、表单等多模态数据至AI大模型,识别施工现场风险点,实时预警安全隐患,实现工程风险预警与分析。该方案能提升风险识别覆盖率约30%,降低数据误报率约25%,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约35%,显著提升管理效能。

7.公共建筑能耗智能管控

针对办公建筑能耗预测不准、调控滞后问题,本方案运用AI算法,自动降低建筑能耗。基于能耗监测数据,依托AI算法预测能耗曲线,识别异常用能,生成优化方案,智能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系统可识别95%以上异常用能,节能率达15%至25%。

8.城市内涝积水智能监测与预警

依托城市易涝点视频数据,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对目标进行检测、分割,构建对积水风险进行分类分级的AI预警模型,实现对城市内涝积水风险的智能识别、精准预警和自主推送预警信息,为城市排水防涝调度决策提供支撑,能够提高城市内涝积水风险事件处理效率。

9.住宅小区安防智能监测与预警

依托住宅小区视频数据,结合AI视觉技术,自动监测和预警小区公共安全隐患。构建小区人员、车辆、消防等对象安全态势风险模型,实现住宅小区全天候、多维度安全态势的智能感知与自主预警,有效提高物业公司精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事件处理效率约65%,减少小区公共安全隐患,提升业主安全感。

10.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

基于生成式AI模型、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国产图形引擎,深度融合建筑行业设计场景,生成概念设计方案。通过图像生成、RAG、OCR、NLP等技术,实现方案可视化、成本预测、智能排布优化空间利用率、自动解析任务书并匹配设计规范等功能。帮助设计师提升设计效率约60%,方案生成周期缩短约50%,同时保障设计合规性与经济性。

11.城市地上设施数字孪生建模及分析

以无人机拍摄的多角度影像数据、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AI技术实现城市数字孪生。运用AI算法和大模型,实现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与优化、三维时空数据下复杂场景的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降低数字孪生底座建设成本并赋能城市建设中各项业务精细化管理。

12.建筑业智能审批

聚焦建筑业审批流程中环节繁杂等痛点,通过自研的星辰住建行业大模型与前端轻量化小模型协同,实现智能化审批。前端用小模型快速提取和处理企业资质等申报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后端结合大模型,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合规性检查,实现材料快速识别与处理,发现问题并提供修改建议。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大模型可预测审批风险,优化审批路径,缩短审批时间,使审批效率较传统模式最高提升20倍。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委将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牵引作用,把AI技术融入住建领域“建、管、服”全链条,借助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算法识别等AI技术,在建筑节能减排、地下管线监测、工地现场管理、城市排水防涝等方面实现更多智能化应用,助力超大城市治理、赋能住建高质量发展、添彩群众美好生活。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