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爹味营销"翻车背后:桃李面包的流量焦虑与行业困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经理人杂志 时间:2025-09-08 12:26:40

近日,桃李面包的一则电梯广告,将该品牌无情地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颇具争议的文案“五仁月饼不好吃是因为还没饱尝生活毒打”,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折射出传统烘焙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营销困境。



这场舆论的惊涛骇浪背后,实则是烘焙行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创新动力匮乏与流量焦虑相互交织的现实写照。

争议广告背后的审核缺失

从企业内部视角审视,此次营销的翻车事件,犹如一记警钟,暴露出传统企业在传播审核机制方面存在的系统性缺失。在业绩的沉重压力之下,营销部门为了追求短期的流量红利,常常采用更具话题性的表达方式。

然而,他们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品牌传播的长期价值。桃李面包负责人的回应证实,这是企业首次尝试开放式文案共创机制。可惜的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公关把关,使得争议内容毫无阻拦地流入公众视野。

值得留意的是,事后企业将责任归咎于“领导决策”,并承诺由年轻人接管后续宣发工作。这种危机处理方式虽契合当下反“爹味”的舆论风向,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在品牌传播策略上的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烘焙行业的同质化困局

从更深层次剖析,桃李面包的营销失误宛如一个缩影,折射出整个烘焙行业的竞争困境。蛋月烧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同质化现象可谓是登峰造极,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外观、口感乃至宣传话术上都呈现出高度的雷同。

这种令人无奈的局面,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更为出位的营销手段来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

数据显示,桃李面包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两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30%。在业绩的巨大压力下,企业营销费用同比增长超40%,然而研发投入却持续缩减。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失衡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制约烘焙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瓶颈,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企业的前行脚步。

万亿市场的增长悖论

中国烘焙市场宛如一座蕴藏着巨大潜力的宝藏,预计到2029年规模将达8595.6亿元。

然而,当前行业集中度极低,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仅为11.2%,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足20%。这种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使得企业难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建立竞争优势,仿佛在迷雾中摸索前行,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人均烘焙消费额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但倘若企业持续依赖价格战和猎奇营销,而非真正致力于提升产品力和创新力,那么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就如同在沙滩上建楼,缺乏坚实的基础。

桃李面包事件为整个行业带来的启示是:在追逐流量的同时,更需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和产品创新机制。这场营销风波最终以道歉画上句号,但它所反映的行业问题却远未得到解决。

对烘焙企业而言,如何平衡短期流量与长期品牌价值、营销创意与审慎把关、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命题。唯有回归产品本质,构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市场中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