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暴跌99%!保时捷三季度巨亏79亿,CEO难掩焦虑:中国人不买帐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果壳 时间:2025-10-28 20:17:41

豪车“印钞机”,也有转不动的一天。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保时捷营业亏损高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业利润同比暴跌超99%,仅剩4000万欧元。面对业绩压力,保时捷计划裁员1900人,并关闭国内近三分之一门店。

更严峻的是,曾连续八年稳居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今年销量同比下滑26%,全球份额也从30%的巅峰缩水至15%。从“销量支柱”到艰难“过冬”,保时捷中国总裁潘励驰坦言:赢回中国用户“是一场马拉松”。

曾经一车难求的豪华品牌,如今也难逃崩盘的厄运。有网友直言:这就是背刺中国车主的下场!



910亿营收,买不回尊重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保时捷不仅是一辆车,更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2001年,这个以跑车闻名的德国/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迅速赢得富豪和车迷的青睐。巅峰时期,保时捷在华占比近30%,年营收高达1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0亿元)。

面对份额超30%的最大金主,不说毕恭毕敬讨好,至少该有基本的重视。然而,保时捷却总是一副“爱买不买”的高傲态度,甚至用减配“回报”我国消费者。

2022年,一众车主发现刚买的百万豪车被无故减配:价值3万的电动转向柱被换成手动版本。为平息事态,保时捷公开承诺“统一换装转向柱并支付赔偿金”。热度消失后,官方却将补偿方案更换为2300元的代金券,换装则需要额外支付27700元。



然而,在同一事件中,保时捷对欧美车主可谓是“尽善尽美”。不仅提前告知减配原因,还额外支付500美元的赔偿金,芯片到位便立即换装。





在他们眼中,中国消费者应无条件接受进口制品的溢价。没想到,国人彻底不买账了。

02 销量持续萎靡,经销商6折甩卖

数据显示,保时捷在华销量已连续两年下滑,门店客流量同比下降近四成。北京一家4S店里,闲置的销售比进店看车的客户还多。曾经提车要加价20万的迈凯,如今即便有接近6折的现车,仍是无人问津。

眼看国际大牌增速低迷,外媒直接“甩锅”:中国人没钱买了。事实却恰恰相反,据乘联会统计,2024年国内3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不降反升,达到299万辆,比亚迪旗下百万级车型仰望U8更是以275%的增速问鼎榜首。







为应对颓势,保时捷正加速本土化布局,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组建300人团队开发专属车机系统,预计2026年搭载于全系车型。然而,能否靠“本土化”赢回消费者的心,仍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

03保时捷正在为曾经的傲慢买单

比销量暴跌更可怕的,是保时捷在国内已经祛魅。



外媒常将“豪车卖不动”简单归因于我国消费力下降,殊不知买豪车的人群依然在,只是不买保时捷了。小米的SU7 Ultra定价近53万,开售仅72小时订单便突破1.9万台;问界M9上市一年累计订单突破20万台,约等于保时捷过去三年的订单总和。

迄今为止,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任何背刺中国消费者的海外大牌“失宠”也只是时间问题。属于“保时捷们”的那个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