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8日消息,今日,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74.1万辆,同比增长9.5%。
乘联分会表示,今年国内车市零售累计增速从1-2月的1.2%持续拉升到1-6月的11%,7-8月呈现高基数的减速特征,符合年初判断的“前低中高后平”的走势。今年8月零售销量再创新高,较2023年8月192万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了3.7%,呈现逐步平缓的增长态势。
8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55.2%
分品牌来看,8月自主品牌零售132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8.6%。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7%,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1-8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
8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2%。8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4.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6%,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韩系和其他欧系品牌零售份额均有所微增。
8月豪华车零售21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21%。8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较主流合资压力更大一些。
新能源方面,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0.1万辆,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1.6%;1-8月累计零售755.6万辆,同比增长25.8%。8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0.4万辆,同比增长102.7%,环比下降6.5%,占乘用车出口的40.9%,同比增长16.6个百分点。
8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5.2%,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在8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1.9%;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6%。
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8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69.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20.8%,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5.2%,同比增长1.0个点。
出口方面,8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9.9万辆,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3.1%,1-8月乘用车厂商出口347.1万辆,同比增长11.3%。8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1.3%,较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8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42.9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3%;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7万辆,同比下降12%。
新车增配降价为主要价格竞争模式
乘联分会表示,反内卷浪潮正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的方向转变,车市运行日益平稳。今年8月有23款车型降价(去年同期29款和2023年同期25款),当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8月新能源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10.7%的中高位水平,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环比微增0.5个百分点。8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力度在22.9%的水平上,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随着反内卷工作的不断深入,头部车企在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并保障产业链的资金逐步改善,自身的盈利压力仍很大,7月的汽车行业利润率仅有3.5%,后面会有所改善。
9月6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2025年8月乘用车市场降价促销分析》指出,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价均回归理性,市场秩序明显改善。2025年1-8月的新车降(价)129款的规模相对温和。目前的价格竞争主要是新车推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的下限,而不是增配不降价的模式。8月直接降价的车型有6款,而新车增配降价是提升性价比的较好方式。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