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巨头工业富联(601138.SH),巅峰之后,连续杀跌!
9月1日,工业富联总市值创出11046亿的巅峰,位列A股“人工智能”板块第一。
此后即开启“杀跌模式”:9月2日至9日,6个交易日最大回撤17.26%,总市值跌到9689亿元,超1300亿市值跌没了。
2024年以来,工业富联最大涨幅359.22%,作为一只大盘股,持续“大象起舞”极为罕见。随着公司估值走高,加上各项风险因素,高位杀跌并不奇怪。
为啥说工业富联估值高?
数据很直观:
本轮市值创纪录时,工业富联的市盈率和市销率也分别达到41.54倍和1.57倍。两项估值指标均远超历史平均水平。
公司历史平均市盈率和历史平均市销率分别为16.08倍和0.67倍。
再看看工业富联的风险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英伟达产业链风险。
工业富联市值的疯狂,完全是AI红利,或者叫“英伟达红利”。
在A股,包括工业富联在内,一批供应英伟达的AI硬件厂商,被称为“英伟达产业链”。去年以来,AI大热,英伟达业绩与市值持续飙升,带动A股英伟达产业链业绩成长、股价炒作。
工业富联是英伟达AI服务器的代工方,工业富联目前业务板块中最大的“云计算”,就是服务器业务。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遭遇一系列重大不确定性:
7月31日,英伟达因为算力芯片“后门”问题被网信办约谈,8月21日,消息称英伟达供应中国的H20芯片停产。
工业富联没有透露其最新的境外业务占比,不过,公司表示“营业收入中主要以非人民币(美元为主)结算”,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6.61%,可以看出,公司业务重心在境外。
这意味着,地缘政治的风吹草动,很容易影响工业富联的生意。
此外,盈利能力风险。
2025年上半年,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58%,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营收与净利润均创同期新高。
然而,公司毛利率却进一步下降。2025年中期,毛利率6.6%,较去年同期又减少0.13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看,2018年A股上市至今,工业富联的毛利率始终没有超过9%。
说明工业富联一直是代工厂,业务并没有实现根本转型。公司的业绩增长,始终靠的是规模优势。
净利率方面呢?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3.36%。这意味着,公司虽然业绩大增,但是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亏损。
目前市场规模乐观,短期来看薄利多销还算安稳。但长远来看,代工业务壁垒较低,且随着行业发展,竞争加剧可能带来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还有业务风险。
工业富联为英伟达代工的AI服务器,最终客户就是北美四大云计算厂商: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这类客户,议价能力超强。
去年以来,科技巨头们AI军备竞赛,加大算力投入,这才是工业富联业绩拉升的驱动力。
四大龙头公布的2025年预计资本支出已超过3200亿美元,同比皆有两位数以上增长
然而,任何企业的投资计划,都不可能无限高增。未来一旦科技巨头们算力资本开支下调,工业富联收入就可能断崖。
最后是减持风险。
2018年上市至今,工业富联大股东还未抛出过减持计划。
不过,原始股东持股成本极低(发行价才13.77元)。较发行价而言,目前含权收益超过三倍了。
A股市场上,市值高位的非国企个股,历史上鲜有长期不减持的。
对于公司31万股东而言,享受上涨红利的同时,或许也要多一份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