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风电产业高景气延续,深远海开发成新增长点!哪些企业潜力凸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览富财经网 时间:2025-09-10 14:32:11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双碳”目标成为多国发展共识,而风电产业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的重要一极,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体系中的核心支柱之一。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1.39GW,同比增长98.9%,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48.90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49GW。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国内风电需求逐步趋向乐观,2026年产值有望稳中有增,结构上海风新增装机和产值增长更大。



产业利好频现,深远海开发成新增长点

近段时间以来,海上风电产业利好不断。

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议强调,要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用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会议提出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同时,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将是接下来的重点任务。会议明确提出,可再生能源规划要和能源规划、电力规划等做好衔接,国家规划要指导好地方规划,规划中的发展规模、承载能力、产业结构等要和当地的资源情况、经济增长需求等相匹配。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近海资源开发趋于成熟,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正加速向深远海领域迈进。全球可用的海上风能资源超过710亿千瓦,其中深远海占比超过70%;我国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2亿千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深海科技”,政策驱动下预计2025年将成为深远海开发元年,2025年至2027年装机量复合增长率达到56%。

国内企业争相布局,机构看好发展前景

借深远海开发的东风,国内上市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海上风电领域,未来有望从中受益。

东方电缆(603606.SH)持续在电力建设、海上风电、深海科技等领域加大战略合作与市场开拓力度。在海上风电领域,该公司中标华电三山岛海缆、中交三航局嵊泗海上风电项目、帆石二海缆等多个项目。截至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日,东方电缆新增中标项目金额近百亿元。

华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东方电缆产能维持饱满状态,因重大项目生产周期普遍较长,后续伴随项目推进交付,将为其业绩释放提供持续动能。此外,华安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也认为,下半年有望进入交付旺季,充足的订单储备将为公司后续经营持续增长提供稳定保障。

针对深远海方向,东方电缆也在加速布局。2025年7月,东方电缆参股浙江海风母港项目,风电母港是深远海风电建设的“大本营”,计划2030年后形成300万千瓦/年以上的深远海风电总装保障能力,开发全省28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资源,产能辐射华东乃至全国。

海力风电(301155.SZ)聚焦行业需求,同时积极开拓市场。今年上半年,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开工量明显回升,该公司产品销售规模相应提升,驱动公司业绩提升。此外,金风科技(002202.SZ)、泰胜风能(300129.SZ)等企业也在加快海上风电市场布局,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开源证券分析称,海上风电作为深海科技的重要应用领域,当前发展形势颇为利好。随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该机构认为,2025年或将成为海上风电装机大年,后续发展潜力巨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平安证券表示,国内风电需求高景气,推动整体供需形势的改善和企业盈利水平的修复,同时海风产业链出海、深远海和漂浮式等方面也实现重大突破。建议关注国内海风需求起量、风电整机盈利水平修复、海风整机出海以及漂浮式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