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战新
发现没有?我们跟中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
九三阅兵出席的26位外国领导人,中亚就来了5个,占比近五分之一。
2024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达到948亿美元,比2019年暴涨104.57%,年均增长率高达15.39%。
2025年前7个月,中亚班列开行8525列,发送标准箱65.87万(同比分别增长23%、31%),势头直追中欧班列。
对比2019年,中欧、中美航班冷清了,但中国飞中亚的航班量却越来越密集,逆势增长了103.1%。
中国对中亚的直接投资,更是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亚地区获得中国“一带一路”投资50.5亿美元,同比暴增69%,堪称“狂飙”。相比之下,我们对欧洲、东亚方面的投资则明显收缩。
中亚,到底在发生什么大事?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突破曾被严防死守的传统地缘桎梏,打开了西进通道。未来一段时间,中亚将成为中国对外最具想象力的区域。
向西!向西!很多聪明钱已经率先行动。“去中亚搞钱”,也成了不少中国企业的新共识。
这两年中亚方向最大的变化,中国把战略交通要道,一举打通了。
在新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间,一条新的铁路大动脉横空出世——中吉乌铁路。
这条铁路,在中国境内只有200公里,但你别看它短,影响却极为深远。
项目签约后,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为什么一条铁路会被冠以“战略性项目”“标志性工程”,可见其分量有多重。
中吉乌铁路一旦建成,将与外高加索走廊相连,成为第三条亚欧大陆桥。作为全球最短的欧亚大陆桥,以后从新疆喀什出发把货物运往欧洲,将比之前缩短900公里,节省七到八天。
要知道,中亚是个有着近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各种工业产品的需求巨大。中国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进入中亚,就好比久旱逢甘霖,将建立极强的外贸联系。
此外,中吉乌铁路穿过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堪比川藏铁路。
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肯定搞不定,所以把最难修的路段交给了中国企业(如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
不只这条铁路,中亚地区的很多大工程,都有中国企业的参与。
中亚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线路——阿斯塔纳轻轨由中建六局和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承建,全线采用中国标准。
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贯通,结束了乌境内运输需绕道他国的历史,改变了上千万人的出行方式。
中国企业援建的中吉乌公路跨越帕米尔高原,织密中国与中亚货物贸易运输网络。
“中国基建军团”帮中亚修路搭桥,也为中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布局中亚的“先锋”。
这两年,中国投资项目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从早期的机场、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转向矿产及其加工,尤其是关键矿产资源。
这表明大国博弈之下,中国开始更多考虑政治稳定及睦邻合作,以及更务实的关键矿产资源的卡位。
中亚是化石能源的“聚宝盆”:石油储量占全球1.8%,天然气储量占8.8%,煤炭储量占2.5%。中亚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只有0.47%,本地市场根本用不完。
于是就有了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东出口。中哈原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阿特劳,东至阿拉山口-独山子输油管道首站,全线总长2800多公里,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
这套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大约2000万吨原油,如果加工成汽油,足够1000多万辆燃油车使用一年。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分为A/B/C/D四条支线,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东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截至2024年年底,该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已突破5000亿立方米。
除了能源,中亚金属矿产资源同样惊人:
铀矿储量占全球总量的15%、钨占28%、铬占30%,铅锌矿占25%,白银占15.6%,铁矿占11%,稀土矿床多达384处。
但由于工业基础弱、技术有限,中亚需要外来资本和技术支持——而这正是中国的强项。于是,中国采矿企业纷纷进入中亚“淘金”:
塔吉克斯坦目前75%的黄金产量都在中国控制之下,其中紫金矿业集团的合资企业扎拉夫雄(Zarafshon)是其主要的运营商。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帕肯特区,中国利茂茂力金属公司于2024年破土动工,建设了先进的叙雷纳塔矿山综合体。建成后,该综合设施每年可采出240万吨矿石。
江西铜业集团、中国铁道建筑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联合出资3亿美元,兴建哈萨克斯坦首家黑钨矿加工厂,年矿石加工能力高达330万吨。
在基建、采矿和工业的带动下,中亚的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今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GDP同比增长6.2%),当地老百姓的消费潜力也被激发了出来。
中亚总人口虽然只有8000万,但是中产占比却达29%,同时年增长率高达6.7%。
腰包鼓起来,自然要消费,中国企业大有用武之地。
比如手机,“华米OV”凭借超高性价比,成功打入中亚手机市场。根据GlobalStats的数据,2024年11月,小米、OPPO、vivo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占率分别为16.6%、5.3%、4%。
国产汽车品牌,奇瑞、江淮、长城、长安、吉利等车企,早在二十多年就进入了中亚市场,已经成了中亚的全民品牌。2024年,奇瑞、江淮、长城哈弗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卖出14883、13107、10983台,市场份额分别为7.3%、6.4%、5.4%。
这几年,中亚年轻人开始追捧中国新能源车。乌兹别克斯坦大明星jasur umirov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发布喜提智几L7的视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出现了极氪车主俱乐部;2024年前10个月,乌兹别克斯坦就从中国进口了2万多台新能源汽车,是2023年同期的六倍。
总之,在中亚的街头上,中国新能源车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俊男靓女的时尚大单品。
与此同时,国产两轮电动车、国产家电、国产服饰、国产药物、国产零食、国产小商品也走进了中亚的千家万户。不少中亚小朋友认识第一个英文句子就是“Made in China”。
除了实实在在的商品,Temu(拼多多海外版)、AliExpress(速卖通)、Alibaba(阿里巴巴国际站)、TikTok shop(抖音海外版)、Wechat等网络应用,在中亚十分受欢迎。
中亚,满地是机会,行行有钱赚。
中企正集体“西进”,奔赴中亚——这是“新陆权时代”到来,时代潮水的回响。
地缘政治中有两大经典理论:一个是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强调“谁控制欧亚大陆,谁就掌控世界”;另一个是马汉倡导的“海权论”,主张“掌控航道就等于掌控世界经济命脉”。
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从未真正放弃任何一条通道,只是在当下,陆权的重要性开始复兴。
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洋贸易通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或将步入一个新的“陆权时代”。
看懂了这个逻辑,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国家要在新疆、西藏地区同时搞三大超级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江水电站、总投资约3000亿元的川藏铁路、总投资约5000亿元的新藏铁路),你也就能看懂我们在中亚的战略意图。
中亚,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更是中国构建未来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支点。
陆权重启,向西而兴。这不只是一场战略谋划,更是欧亚大陆的回归。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仅限50个名额。
参考资料
1、《中国,正在西部悄悄推进两个超级“国家工程”》,正解局
2、《时隔两年,高规格峰会再度举行,有几个重要关键词》,政知见
3、《百年变局下,亚欧大陆“十字路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九万里
4、《直抵超级“枢纽”,又一条能源大通道来了》,城市进化论
5、《中国AI避开美国制裁,走向一带一路》,日经中文网
6、《中亚为什么很重要》,吴晓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