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家清赛道,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听见新品牌的声音了。过去几十年,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巨头早已构建起坚固的品牌壁垒,而那些依托中国强大供应链的国货品牌,也在消费者当中有了强认知。
对于绝大多数“外来者”,尤其是那些欧洲的中小品牌而言,这片土地往往是“雄心勃勃而来,悄无声息而退”的商业坟场。不少品牌带着在本土市场的成功光环,却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
然而总有例外存在。一个百年历史的欧洲品牌“Chanteclair”(大公鸡管家),却悄然撕开这片红海的一道口子,登上天猫油污净清洁类的TOP1,收获“进口好品牌奖”。
这个故事的起点,是在二十多年前意大利一家中餐厅的后厨,和一个来自中国浙江的年轻刷碗工。在浮躁时代,它靠着坚持“长期主义”,在中国市场收获近5000万家庭用户,产品复购率达20%。
百年清洁品牌
1996年,意大利,一家中餐厅的后厨。空气中弥漫着橄榄油、番茄酱和蒜蓉混合的浓郁气味。对于20岁出头的金灵勇来说,这里是他欧洲梦的起点,也是他生存的战场。
他大学刚毕业,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但在语言不通、技能匮乏的异国他乡,这份学历并不能直接兑换成体面的工作。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在水槽边,与堆积如山的餐盘为伍。
“餐厅对卫生要求很高,要求员工每晚收工后,必须把每个角落擦拭得干干净净。” 后厨的油污,是黏腻而顽固的,混杂着动物脂肪和高温碳化的产物,是很多刷盘工的噩梦。餐厅老板尝试过许多清洁品牌,后来决定用包装上印着一只雄赳气昂的公鸡的清洁剂品牌。
这便是金灵勇与“Chanteclair”——这个日后被中国人俗称为“大公鸡管家”的品牌的第一次相遇。当时的他并未在意它的价格与来历,只是记住了它除油污效果不错,干起活来更快了。
他不会想到,这一后厨里的“神器”,将贯穿他此后二十余年的人生轨迹。
这只“公鸡”的来头并不小。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00年,一位名叫Auguste Roustan的意大利肥皂制造商,申请了一项以天然成分生产马赛香皂的专利。这款肥皂是品牌的首款产品。
1908年,意大利Gruppo Italsilva集团成立,在米兰、博洛尼亚、贝加莫有三个生产基地,产品覆盖53%的欧洲家庭。“Chanteclair”成为Gruppo Italsilva集团旗下品牌,后成长为意大利家喻户晓的品牌,据说“每100个家庭中就有80个在使用‘Chanteclair’系列产品,其中的‘油污净’系列成为国民日常生活清洁用品”。
彼时在中国,家清市场正经历着另一番景象。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品牌优势,吸引用户的眼球,本土品牌在渠道上精耕细作,受到越来越多认可。市场的主流叙事,是“去污力”“性价比”和“国民品牌”。
对于一个来自欧洲的百年品牌而言,中国市场是一片充满诱惑,却也布满迷雾的丛林。
进军中国市场
但20多岁的金灵勇并没想那么远。刷了四年盘子,攒下第一桶金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和妻子一起开了母婴店和超市,身份从打工者变成了老板,对“Chanteclair”的认知也从一个使用者,变成了采购者和销售者。
“‘大公鸡’品牌旗下有针对婴幼儿的洗衣液产品,在意大利约95%的餐厅都在使用这个品牌的系列产品。”他发现这个品牌的渗透率远超他的想象。“我们的超市基本上每两个星期就要进一次货。”
然而,2008年,一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改变了无数家庭的消费选择,也拨动了金灵勇的人生航向。人们对“安全”和“品质”的需求上涨,中国的母婴市场正处在渠道变革的初期,单体店和地方连锁店对差异化的进口产品需求旺盛。金灵勇决定回国,进行 “二次创业”。
2013年,或许是看中金灵勇在意大利的生活背景,以及他在中国市场的母婴渠道运营经验,“Chanteclair”的品牌方找到他提出合作意愿,希望由他来开拓品牌在中国的市场。
然而,接踵而至的并非坦途。将一个在欧洲市场如鱼得水的百年品牌,移植到中国的土壤里,有难度。
首先,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几乎为零。在消费者眼中,它与无数个不知名的新品牌无异,毫无吸引力。其次,作为进口产品,关税、物流等成本导致其定价偏高。在本土品牌和早已完成市场教育的国际巨头的双重夹击下,“Chanteclair”就像一个沉默的闯入者,销量并没有很大起色。
“那时候,跟它差不多时间进来的一些外国牌子,很多都没撑下去,混着混着就没了。”但是金灵勇没有选择放弃。“我做生意的原则是坚持长期主义,”他说,“就像我在意大利的母婴店一样,从2001年做到现在,我相信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
这份“坚持”,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一种近乎固执的“慢”。但正是这份“慢”,让“Chanteclair”在中国市场活了下来。
转型
2014年前后,中国电商行业野蛮生长的年代,金灵勇开始尝试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然而,对于一个习惯了传统线下批发和零售逻辑的团队而言,这更像是一种防御性的姿态,而非战略性的进攻。
公司的战略重心始终倾斜于线下业务,线上浅尝辄止,未能激起太大水花。到2019年,“Chanteclair”线下销售额仍占总收入的70%以上。
2020年初,在疫情影响下,线下渠道陷入停滞,销售额遭遇 “断崖式下跌”,公司被推到了生死存亡的悬崖边。于是,金灵勇做出了转型线上的决定。
“但我完全不懂电商的玩法。一家公司最大的瓶颈,往往就是老板自己。”
为了填补这块短板,他开始疯狂地学习,每个月飞往全国各地参加培训,系统地去了解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乃至抖音、小红书,这些名字他早已熟悉、但运作逻辑却全然陌生的平台。
同时,他开始对公司现有团队的结构进行了精细化的重塑:为每一个主流电商平台,都配备一个专职的运营团队。并为每个平台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组合、促销策略和内容形式,突出品牌历史和品质保证,强调配送速度和售后服务,制作清洁技巧短视频,在小红书上与合作博主共创使用体验等内容。
转型很快在业绩上得到了回报。自2020年起,公司整体销售额增长超过十倍,“Chanteclair”线上销售额实现三倍增长,线上与线下的销售占比从最初的三比七,逆转至七比三,线上渠道贡献了75%的业绩。
“Chanteclair”这只一度在中国市场步履蹒跚的意大利“公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奔跑赛道,也拉开了与同期进入中国的其他国外品牌的差距。
喧嚣时代的“慢”哲学
随着品牌声量提升,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做品牌推广?在流量成本日益高昂的今天,许多品牌主抱怨推广费用越来越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在中国做品牌,不能只会做销售,更要做品牌推广。”他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这取决于老板怎么看待这件事。这些平台前期烧了那么多钱才建立起来,不可能让你一直白嫖。关键在于怎么投。”
他奉行 “精准且理性”的投放策略。“Chanteclair”的推广覆盖了短视频、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电视广告,以及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平台的信息流广告,看似全面开花,实则每一笔预算都经过了严密的计算。
“我们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粉丝画像和产品优势,把钱用在刀刃上。”他举了一个例子:他们会选择让那些主动搜索“进口洗衣液”“家务清洁好物”的精准用户看到广告,而不是对那些可能从不做家务的用户进行无效的广而告之。
在直播领域,品牌一方面与头部主播合作,扩大声量,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品牌直播团队。如今,“Chanteclair”的品牌直播间,日常能吸引数万、十几万人观看,大型活动时达人直播观看量达百万。
然而,在金灵勇看来,所有营销和投放,都只是“锦上添花”。一个品牌能在中国市场真正立足的根本,永远是产品本身。“品牌遵循的是欧盟标准,在很多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比如使用的塑料包装瓶,必须是埋在土里6个月后可以自动降解的环保材料。”
目前,大公鸡管家产品的定价普遍介于20元至35元之间。这个价格,让进口家清品牌的产品,进入了更多中国普通家庭的日常消费清单。
“至今虽然仍有很多人从未在各类渠道中刷到过我们的广告,但品牌已累计服务约四五千万家庭用户,产品的复购率达20%。”在金灵勇看来,如今的“Chanteclair”不仅仅是一个靠营销驱动的“网红”,而是一个真正靠产品力沉淀下用户的“品牌”。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从意大利餐厅后厨那个面对顽固油污的青年,到连锁母婴店经营者,最后成为欧洲百年品牌的中国掌舵人,金灵勇用一句话总结:“一切都是积累,没有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