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9月11日,江门市江海区AI“智能办”上线启用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该区在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改革进程中取得新进展。此次推出的AI“智能办”服务,是江海区响应国家改革号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实践,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重构政务办事流程,为群众和企业带来“好办”“易办”“快办”的全新体验。
据了解,江海区AI“智能办”的研发源于对政务服务痛点的精准破解。此前,群众和企业在办理政务事项时,常面临纸质材料繁多、表单重复填写、流程繁琐等问题,办事耗时费力,满意度有待提升;同时,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在受理审核环节需承担大量重复性工作,人工审核不仅效率低下,还易因人为因素出现标准不统一、错漏等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江海区决定创新智能办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转型。
此次上线的AI“智能办”服务,以“数据赋能筑基、场景深耕提质、服务升级增效”为三步走战略,打造了江门市首个本地化移动端AI“智能办”平台。首批上线的四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涵盖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以及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均为群众和企业日常办理需求较高的业务。该服务突破传统政务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事项申报流程智能化、全天候高效运转,推动政务服务从“人工驱动”向“智能驱动”跨域式发展,开启“无感智办”新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江海区AI“智能办”具备三大显著亮点,为政务服务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其一,创新智能办模式,涵盖智能网办、智能受理、智能校核等。智能网办通过智能引导、身份识别等功能实现“少填少报”,智能受理以机器替代人工窗口提升效率,智能校核借助大数据比对保障填报内容准确,全方位优化申办体验。其二,构建数据共享体系,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数据互联互通。通过电子证照、电子表单等技术手段,大幅减少纸质材料提交,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政务服务更绿色高效。其三,打造协同共赢生态,兼顾群众企业与政府服务需求。对群众企业而言,“少填、少报、少跑动、快办理”的服务模式显著提升办事便利度;对政府部门来说,智能导办、校验等技术有效缓解服务压力,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审批质效,实现政务服务效能倍增。
江海区AI“智能办”的启用,是该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不仅为群众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更为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智能办”范畴,江海区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以技术创新赋能营商环境优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严亮 通讯员 黄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