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近日NVIDIA官方正式宣布,原本计划在七月发布的DGX Spark,将于一周内开启官方预售。
在今年初,NVIDIA就已经对外揭晓了代号为“Project DIGITS”(如今已正式命名为“DGX Spark”)的桌面迷你AI工作站,它被称为桌面AI超级计算机,同时也是NVIDIA将推出的首款桌面级PC产品。
NVIDIA在社媒上展示了其实验室开发团队收到的DGX Spark,但仅展示了其包装箱,设备本体并未现身。
图源:X
实际上,国内已有众多第三方店铺抢先开启了DGX Spark的预售活动,不少店铺均表示将在下周安排发货,这一发货时间与NVIDIA官方公布的时间安排大致吻合。
售价方面出乎小雷意料,普遍定价都在3、4万元左右,最离谱的标价竟达到了6.5万元。
相较而言,搭载AMD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的迷你工作站价格更为亲民,其最低售价在1.3万元左右,即便是最贵的配置也不超2.2万元。
配置方面,NVIDIA DGX Spark搭载了自研的GB10超级芯片,该芯片采用台积电先进的3nm制程工艺打造,并运用了2.5D封装技术。
CPU部分集成了20个基于Armv9.2架构的核心,配备两组总计32MB的三级缓存;GPU部分则拥有6144个采用Blackwell架构的CUDA核心,以及24MB的二级缓存,在NVFP4格式下算力高达1000 TOPS,此外还配备了14MB的四级系统缓存。
图源:小红书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在上月正式推出了性能强劲的全新AI与机器人开发套件——Nvidia Jetson Thor。
简单对比下NVIDIA推出的DGX Spark和Jetson Thor这两款设备之间有哪些差异。
芯片方面,Jetson Thor选用的是台积电4纳米制程工艺,而DGX Spark搭载的GB10芯片则采用了更尖端的3纳米制程。DGX Spark的GB10芯片在理论上具备更强的性能潜力,特别是在应对复杂AI任务时,能够提供更为强劲的计算能力支持。
功耗方面,虽然DGX Spark的功耗相对较高一些,不过由于它所采用更先进的制程,所以能效比方面反而更具优势。在面对需要长时间运行或者依赖电池供电的应用场景时,DGX Spark有望借助对算法和任务调度的优化,进一步削减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功耗。
图源:小红书
架构方面,DGX Spark所搭载的GB10芯片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AI模型时,能够凭借出色的设计实现更快的计算速度以及更高的数据吞吐量。而Jetson Thor集成多种专业硬件加速器,在能效比以及特定任务的处理上有着亮眼表现。
综合而言,在处理大型语言模型时,DGX Spark大概率会展现出更出色的速度与效率。而Jetson Thor则具备出色的能效比,在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行或是依赖电池供电的边缘设备等特定场景中,依旧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小雷认为,在挑选设备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进行考量。
说到最后,各位如何看待NVIDIA即将发布的首款桌面PC?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