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刚满周岁!这一学院为何能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看看新闻Knews 时间:2025-09-12 20:22:38

今天下午,上海创智学院举办了首届创智未来大会,发布了学院一周年成果,均为人工智能领域接地气、有突破的实质性成果。


发布会上,这款名为“能动”的认知智能项目成果率先发布。它能让AI产品更聪明,通过用户的自然语言开发它需要的软件或应用程序,解决了当前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局限性。


比如想开发一款App可以提醒健忘的老人出门不要忘记带手机和钥匙,只要将需求告诉这款AI产品,一款照护有认知障碍老人的App随即生成。项目团队全时导师刘鹏飞带着学生攻克这一技术,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上海创智学院实施“项目制”实战遴选,提倡师生共创。平均年龄36岁的师资队伍,来自31所参建高校。92年出生的刘鹏飞,就致力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推理研究,如今他带教了30多名博士生,平均年龄都在25岁左右。


出生于2002年的上海创智学院学生黄臻,在他看来,创智学院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里可以形成AI人才的集聚,从理论到产品落地可以形成闭环。


截至目前,学院共举办了5次招生营,报名超3300人,录取800多人,覆盖人工智能领域的45个专业,聚集了一批具有创新锐度、科研抱负、韧性素养的顶尖青年人才,为学科交叉融合与颠覆性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


上海创智学院党委书记丁晓东说,创智学院就是要把敢冒险、有抱负、有潜力、探索精神强的偏才、怪才、奇才、鬼才,当然包括全才,都找出来。这些人毕业以后,能够在主要行业、在大国竞争科技竞争中有所担当,能够站在人工智能的阵地中,起到领军作用。


上海创智学院自去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探索出了一条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的新路。目前已签约50多家头部及独角兽企业,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吸引各类资本近5亿元注入。


一年来,创智学院打造“基础资源-核心能力-应用落地”的开源开放智算生态,已建设完成万P级算力和10PB级数据中台,让大模型跑着中国芯,让AGI基石全球共享。


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学院首发8项前沿创新成果,涵盖认知智能、情境智能、具身智能、科学智能、基础设施等多个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仅仅1岁的上海创智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跑出的加速度,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8年,上海人工智能企业约1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产业规模1340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0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占全国1/3。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人工智能去年的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取得的实效给予肯定,并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上海也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依托上海创智学院,探索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深度融合,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而努力。力争不负习总书记嘱托,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看看新闻记者: 赵一凡 王天峰

编辑: 张蕴昆

责编: 周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