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语音接待、下单支付、全流程无遥操自主取送;最小空间仅9㎡,却能日均服务人次超千人、订单量达500单;店内空无一人,却能全天候自主售卖饮品小食、文创药品等高频消费品,更令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从中关村大融城广场的首秀,到在举世闻名的颐和园常态化运营,银河太空舱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具身智能机器人 Galbot 在给游客抓递商品
9月12日晚,在今年服贸会标杆性配套活动之一的“海淀之夜”现场,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具身智能与中华文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颐和园 × 海淀有礼”联名款银河太空舱,并正式宣布开启常态化展示运营。
“具身智能正在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拓展与文化消费融合的新引擎。”活动现场,王鹤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对产业未来的思考。他表示,银河通用将坚持“以合成为主、真实为辅”的数据范式,推动机器人实现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应用,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
颐和园首迎智能文创消费新场景
活动现场,南都记者获悉,以“游园遇上机器人,消费新场景展示季”为主题,该太空舱由银河通用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Galbot 运营。丝滑的全智能取送服务,不仅为游客带来沉浸式、可交互的智能消费体验;更以“科技+文化”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场景,打造出颐和园中的科技新地标和文旅消费新IP。
作为“科技+文化”融合的具体实践,该成果也为具身智能走向社会应用提供了鲜活样本。据记者了解,这是银河通用与颐和园管理处的首次联名,也是银河通用与海淀文旅集团达成的首次官方合作。
王鹤在发言中亦表示,世界文化遗产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为文旅产业注入持续活力,也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探索提供了重要样本。银河太空舱在颐和园的落地,正是具身智能赋能文旅消费的生动范例,也是前沿科技与中华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场景,“这一探索与海淀区的整体方向高度契合”,也折射出海淀区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在“科技+文化”融合上的前瞻布局。
王鹤还提到,未来,银河通用将以“银河太空舱”这种创新商业模型的成功应用为范本,并以北京为起点,向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复制、深度定制化,并实现规模化迅速落地。同时,银河通用将携手政府、上下游产业伙伴,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下,持续构建具身智能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为全球科技成果创新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当中华文化瑰宝与当代尖端科技于此交相呼应,银色的太空舱与万寿山、昆明湖相映成辉,科技与历史的宏大叙事在此刻跨越时空深度融合。作为海淀区重磅成果,银河太空舱的发布不仅是首都“AI+文旅”的一张新名片,更标志着中国文旅借助新质生产力载体,以更智慧、更国际化的姿态迎接全球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