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百度前不久还属于被嘲笑的对象。搜索核心业务被冲击,重金投入的AI迟迟看不到太多回报,股价在谷底徘徊——过去一年几乎很少能上100港元。
但百度终于还是等来了市场的兴奋时刻。
9月12日,百度集团-SW(9888.HK)股价全天上涨逾8%,收盘报115.1港元/股,总市值达到3165亿港元。背景是百度“造芯”: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AI模型,部分替代了英伟达生产的芯片。
英伟达效应之下,国产AI芯片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寒武纪甚至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背靠大厂的芯片公司,如阿里背景的平头哥、百度背景的昆仑芯,同样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百度的自研芯片项目起步较早,可以追溯到14年前。2021年,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构部开启独立融资,昆仑芯由此诞生。
天眼查显示,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累计融资六轮,最新一轮融资就完成于今年7月,投资方包括上河动量基金、山证投资、国新资本等。目前,百度对昆仑芯的持股比例为59.45%。
产品方面,今年昆仑芯推出了P800算力芯片,这款芯片是公司的第三代产品,可以用于各类大模型的推理和训练任务。
今年8月,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集采项目,将为其提供AI通用计算设备。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此前也表示,昆仑芯P800已在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电网、中国钢研等央企,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一批互联网企业进行规模化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多家国内芯片厂商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摩尔线程、沐曦于6月先后递表,昆仑芯也曾传出IPO传闻。
对于昆仑芯登陆资本市场的前景,部分机构表示乐观。中银国际今年8月发布研报称,其认为百度旗下的昆仑芯,单独分拆是必然事件。中银国际还表示,国内GPU公司在港股上市的预期估值为300-1000亿港元左右,昆仑芯估值应该处于这个区间的头部,价值“半个百度”。考虑到集团化折价等因素,目前昆仑芯对百度的估值贡献应有500亿港元,相当于其市值的25%。
人事更迭
股价持续走高之际,百度还抛出了一份发债计划。
9月9日,百度发布公告称,将发行44亿元的优先无担保票据,利率为1.90%,2029年到期。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及一般公司用途。
此次发债距离百度新任CFO何海建就任尚不到3个月。今年7月1日,何海建获任百度CFO,原代理CFO何俊杰转任高级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工作。
从财报上看,百度并不算缺钱。截至6月末,百度的净现金状况为人民币1551亿元。但为了发展AI业务,百度也在不断加大资本投入。截至今年6月底,百度的自由现金流为-4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63亿元。百度称,主要是由于AI业务投入增加。
在二季度业绩会上,何海建表示,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百度加大了投资力度用以加速转型进程,这对带动长期价值至关重要。何海建还称,“我们会继续致力于长期的人工智能投资,同时非常谨慎地控制投资节奏,以避免未来出现利润率波动的加剧。”
今年8月,何海建还出任了爱奇艺董事局主席。同期,爱奇艺也被传出将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预计融资2-3亿美元。在2021年及2023年时,爱奇艺均曾被传将赴港上市,但最终并未落地。
今年上半年,爱奇艺实现营业收入138.15亿元,同比下滑10.10%;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降93.31%。
押注AI“喜忧参半”
作为AI行业“老兵”,百度早在2017年就喊出“All in AI”的口号,此后先后布局智能驾驶、自研文心一言大模型,从速度上看领跑一众互联网公司。但在AI重塑互联网生态的当下,百度拥抱AI的结果“喜忧参半”。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百度总收入为327.13亿元,同比下滑4%;核心净利润73.82亿元,同比增长35%。不过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47.95亿元,同比下降约35%。
一直以来,搜索业务是百度的核心业务之一,背靠搜索业务的在线营销业务也成为百度收入的核心支柱。拥抱AI后,百度也开始推进搜索业务转型,在移动搜索结果页面上添加AI生成内容。
随着AI搜索的推广,传统竞价广告的盈利空间承压。二季度,百度在线营销业务收入下降15%至162亿元。长城证券研报称,AI搜索可覆盖百度传统搜索难以变现的长尾查询和非商业场景,长期有望提升变现效率,但短期对收入和利润率造成压力。
相比之下,以智能云为核心的AI新业务成为百度业绩的新增长点。二季度,百度AI新业务营收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约34%。李彦宏在业绩会上表示,百度云收入同比增长27%至65亿元,约占核心收入的24.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