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13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12日消息,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提到,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
在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方面,《工作方案》提及,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等。
在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方面,《工作方案》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等。
在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方面,《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规范行业数据信息发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行为,坚决维护健康有序、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等。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提到,主要亮点可以用“准”“实”“新”三个字来概括。
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是把握形势“准”。《工作方案》准确把握国内国际经济、产业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有利和不利因素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目标,是科学合理和能够实现的。
二是政策措施“实”。《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其中包含的细化措施有60余项。如,“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部分提出了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7项细化措施;“提升汽车出口金融服务水平”部分提出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为汽车产业链企业提供全球资金管理产品、鼓励保险机构优化汽车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和服务等3项细化举措。
三是工作思路“新”。《工作方案》在着力扩大需求的同时,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并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工作举措。《工作方案》还提出推进汽车准入管理改革、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等改革举措,以及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的若干举措,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中新经纬APP)